网络舆情群体及其认同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舆情群体及其认同的研究

网络舆情群体及其认同的研究   【摘 要】 “平民”对法制的认同与所谓“精英”对权力的认同的矛盾,及网民对多数人集体利益认同与某些个体对财富逻辑认同的矛盾是当前网络舆情的主要矛盾。网络舆情的管理应宣扬理性辩论,引导辩论方向;畅通诉求渠道,化解认同矛盾;戒备敌对势力,完善监控体系。   【关键词】 网络舆情;群体;认同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根据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博客用户数达1.62亿,网络新闻用户2.34亿,论坛/BBS用户规模9100万人。愈来愈多的民众通过互联网络来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情绪、态度和意见,通过网络舆情来表达认同和利益诉求,乃至寻求庇护。网络舆情的迅速发展对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应对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石首事件、瓮安事件等网络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等等。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特殊规律和剖析网络舆情的本质,无论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网络舆情理论研究概述      目前国内网络舆情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网络舆情研究内容渐趋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舆情的概念、性质、形式、特征等研究;二是舆情的收集、分析、预警、引导、管理及机制等研究;三是舆情中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研究;四是舆情对公共政策、思想教育、文化安全、民主、伦理等的影响研究。网络舆情研究运用技术、方法、理论也渐趋多样,如信息挖掘技术、抽样方法、传播理论、群体理论、结构耗散理论等等。但目前网络舆情的研究大多建立在技术分析之上,而忽视了网络舆情研究的行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关照,本文从群体及其认同的角度出发,从另一视角对网络舆情作一初步探讨。      二、网络舆情中的群体      1、群体   群体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两人以上的集合体[2]。从平常的含义上说,群体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和性别。群体一般可分为“基本群体”、“参照群体”、“偶然群体”三种类型,偶然群体指原先互不认识的人临时处在一个相同的环境下形成的群体[3]。网络舆情中关于一定的议题参与讨论的网民就是偶然群体,同时也是非正式群体。不管是偶然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网络舆情中的网民群体都具有群体所属的一般特征,即群体成员在感情、思想和行为上的从众倾向,受无意识因素的支配等等[4]。关于群体的更深一步研究,是群体理论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是心理学家G#8226;C#8226;霍曼斯在50年代提出的群体组成四要素论。在此基础上,有些行为科学家还提出八要素理论。即成员的共同性、群体规模的大小、群体与外部的关系、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群体的地位、目标的达成、信息的沟通、领导的要求与压力等[5]。   2、网络舆情中的群体   相对于一般的群体,网络舆情中的群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网民的属性来看,参与网络舆情事件讨论的网民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较强的经济基础,更具有理性。参与网络舆情事件讨论的群体处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匿名性使他们在没有身份、地位、民族、语言上的属性限制条件下,以文字和话语自由地互动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能体现他们的真实想法。纵然从全国范围来看他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据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2.6%,从年龄分布看,30-49岁的网民占27.2%,从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占12.2%,但他们的声音,他们关于事实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荣辱好恶等言论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群体的特征来看,由于参与网络舆情事件讨论的群体往往是基于网民或媒体关于事实的文字表述而发表言论,而这种关于事实的文字表述难免因为环境的复杂与限制存在与事实的偏差。同时,群体成员所发表的言论受自身的成见、偏见、兴趣、地位等的影响,种种因素使得群体情绪并不稳定,更易冲动、猜疑、轻信,有时乃至完全缺乏理性。   从与媒体的关系看,网络传播模式似乎正在颠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利用关系。话语权似乎不再为传统媒体所垄断,“草民”不仅能成为舆论的制造者、推动者,有时甚至能成为控制者。传统媒体在网络言论中找到了出路口、利益点,同时也意识到了社会责任。而网民在与媒体的互动中,传播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身的诉求,同时也把握住了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权等。   从群体内部凝聚力看,舆情事件受的关注越多,群体理性辩论的越多,所辩论的角度越多,其凝聚力越小。这可以借助向量来理解,如果将舆情事件当作向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