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创业教育四阶育成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四阶育成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2017 年6 月
项目组从职业教育规律出发,紧扣惠州城市职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在借鉴创新创业教育已有模式的基础上集成创新,创造性地构建了创新创业教
育四阶育成课程体系,即课程、实践、竞赛、孵化四个。开拓了了立体化的高
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引领全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一、项目研究基础
经济社会的迅速腾飞呼唤创新创业教育,国家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需要职
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14 年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在公开场
合发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增长
的新引擎。而现有课程的弊端构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刻不容
缓。
(一)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定位不
准确,往往是偏向以知识和模式创新为核心,忽略了职业院校重视技能和实践
的教学特色。二是理念落后。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定义成创业教育,创新创业
教育也成为对企业家的 “克隆”。三是课程建设零散,与专业脱节,理论与实
践脱节。
已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既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担
负起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功能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有责任革故鼎新,对现
存症结做出解答: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贴近学生
需求开展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如何发展和深化?基于此,团队开展了本项目
研究。
(二)项目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
在重新审视、借鉴创新创业教育已有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理论,构
建适用于高职院校,运行有效、人才培养效果明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体系。
(三)项目立项情况
本成果主要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强校重点课题 《与仲恺高新区建立基
于“三创”思路的校地协同平台》的升华和总结,目前学院正在申报省级众创
空间。
二、项目的研究和改革实践
项目组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的方针,通过理论研究和改革
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项目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从教育学理论出发,运用比较研究法,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对我国高职院
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进行 “纵向”比较,同时将“旧”课程体系与期望构
建的新课程体系进行 “横向”比较,破旧立新。
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初步探索阶段(2014 年9 月一2015 年9 月):
研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准备,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规
律。二是实践检验阶段(2015 年9 月一2017 年6 月):在全校全面实施,重点
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完善与发展。
(二)教育教学方案
确定工作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树立理念、更新内容、
探索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顶层设计,开发对全省高职院校有
3
示范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课程体系。
明确改革思路。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要,
努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拔尖技能人才。构建体系,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课程、实践、竞赛、服务和保障体系,更新内容。探
索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有效的实
施途径。形成机制,坚持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构筑平台,探索长效机制,发
挥辐射示范效应,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新气象。
构建新体系。构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四阶育成体系。形成了由课程、
训练、竞赛、孵化四个进阶模块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六环促动体
系” 通过目标、课程、实践、竞赛、服务、保障六个环节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实
施。
(三)项目实施过程
1.构建六环促动体系,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实施
构建目标体系。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培养方案、进课堂、进制度,把学习自
主权交给学生,推进其与人才培养、文化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和培养机制等目
标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