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川市新树种引种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
银川市新树种引种繁育及造林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介绍银川市引进的中天杨、苏柳172、四倍体刺槐3个新树种特性及表现的基础上,总结出各树种的苗木繁育技术、大苗培育技术、造林技术及害虫防治技术,以为困难地段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天杨;苏柳172;四倍体刺槐;引种繁育;造林;宁夏银川
中图分类号 S792.11;S792.12;S792.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227-02
近几年银川市林业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林网建设面积达15 480 hm2,2002―2007年绿地覆盖率由7.24%上升至14.25%。但是银川市林业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现有林地是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植树造林,盐碱重、荒漠干旱等立地条件差地段,形成年年种树不见林的局面,植树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长量小[1]。如何提高盐碱地、干旱地等困难地段的造林成活率成为生产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适于困难地段的造林树种少,在广泛查找耐盐碱、耐干旱树种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宁夏地理气候特点,选择引进耐盐碱、耐干旱树种中天杨、耐干旱耐瘠薄树种苏柳172、耐干旱树种四倍体刺槐3个新树种。杨、柳、槐是银川市造林的主栽树种,与银川市传统栽植的杨柳槐树种相比,引进的新树种有更多的优良特性,如抗逆性、速生性、耐干旱、耐盐碱性、干性表现较好。
13种新树种特性及表现
1.1中天杨
中天杨是采用生物转基因技术,历经8年时间培育成功的抗盐碱、耐干旱杨树新品种。中天杨在抗盐碱性转基因体系及抗盐碱性新品种选育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将其列为盐碱干旱地区优良品种和重点推广新品种。中天杨在滨海土壤含盐量为0.4%~0.6%、内陆土壤含盐量为0.8%~1.2%、pH值8~9的盐碱地生长良好。银川市有大面积盐碱地,中天杨的引进为盐碱地植树造林提供了1个新树种。从引进种植表现看,中天杨在盐碱地、干旱地、土壤瘠薄地种植成活率达92%,可以正常生长。因此,充分利用大面积的盐碱地种植中天杨是非常可行的。
1.2苏柳172
苏柳172是由旱柳和垂柳的杂交无性繁育而成,具有枝叶浓密、抗病虫、生长迅速、出材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苏柳种植第5年最大胸径21 cm,平均胸径17 cm,栽植地盐碱较重,土壤板结,说明苏柳的适应性强,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也能快速生长。
1.3四倍体刺槐
四倍体刺槐是北京林业大学良种繁育研究中心从国外引进的多倍体刺槐新品种,共5个无性系,分速生用材型和饲料型2个类型。经引进后栽培观察,四倍体刺槐与普通刺槐相比,其生长量和产叶量都具显著特点,如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耐干旱瘠薄、耐烟尘、耐盐碱等特性,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具有一定的抗性。由于其抗逆性强,容易成活,单位面积产出效益高,已成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及荒山绿化的首选先锋树种。
23种新树种物候期观测及生长量调查
3种引进新树种树龄较小,没有开花结果,只能从树木萌芽、展叶、停止生长、黄叶、落叶5个时期进行观察。3种新树种的物候期如表1所示。
通过对新树种生长量的调查,如表2所示,新树种表现出明显的速生性。通过栽植后的表现可以看出,新树种适应性也较强,适宜在银川生长。
33种新树种育苗技术
3.1中天杨及苏柳172
中天杨和苏柳172都采用硬枝扦插繁殖育苗,成活率达95%以上。于春季萌芽前采取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的枝条,扦插时截取枝条中部粗度0.8~1.8 cm的枝段作插穗,插穗长度18~20 cm。扦插前用水浸泡1~2 d。结合土地平整对育苗地施有机肥22.5 t/hm2,按株行距20 cm×50 cm扦插,采用直插法。插条生根成活后,及时进行除萌抹芽,选留1个壮实的枝条培养苗干。苗木生长期追施复合肥2~3次,根据土壤墒情1年内灌水4~5次,中耕除草与灌水相结合[2]。
3.2四倍体刺槐
四倍体刺槐自根能力弱,主要采用嫁接育苗进行繁殖,有2种嫁接方法,分别为皮下接和芽接。砧木用普通刺槐苗,苗木地径1.5~2.5 cm,按株行距30 cm×60 cm定植。春季树木萌动前采集一年生粗0.5~1.0 cm木质化充实四倍体刺槐的枝条,剪成长15~20 cm的接穗入窖沙藏,待嫁接时用。嫁接前将接穗用清水浸泡1~2 d,使接穗吸足水分,每天及时换水,保持水洁净。嫁接前大田灌足水,待刺槐苗木离皮未发芽前嫁接。嫁接时把砧木苗从基部5 cm处锯或剪断,采用皮下接,随锯随接。芽接是皮下接的一种补接方法,也适于大量繁殖。于6―7月在春季皮下接未成活的刺槐上进行芽接(补接)。嫁接后15 d检查成活情况,开始抽枝展叶的视为成活。调查发现,嫁接成活率为80%。对未成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