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朝女真诗词颜色词认知的研究
金朝女真诗词颜色词认知的研究
摘要:女真族,一个发源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它既是东北古老民族肃慎族的后裔,亦是满族的祖先。作为金朝的统治者,女真文人在其统治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并在其中运用了丰富的颜色词,充分体现了诗词的抒情功能和含蓄风格。
关键词:女真诗词 颜色词 语言认知
一、金朝女真诗词颜色词的语义认知研究
(一)语义的隐喻认知机制。隐喻是不属于同一个认知域矩阵的源域和目标域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颜色词的隐喻认知体现为用颜色域去理解、表达其他认知域的事物或概念。
1.显性颜色词隐喻认知。显性颜色词的特点是语义直接指向颜色本身。这里以“白”、“黄”两色为例说明金朝女真诗词的显性颜色词的隐喻认知机制。如:
(1)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完颜亮《念奴娇》)
(2)纤纤白玉葱,分破黄金弹。(完颜?《生查子?软金杯》)
例⑴中“皓虎”、“素麟”就是从源域“白色”到目标域“白雪飘舞”的映射而得来的颜色隐喻,是由白色产生的心理意象和白雪引起的心理意象的相似联想。例⑵由“白玉”的洁白滑润引起的心理意象上的相似联想而隐喻为“嫩滑的肌肤”。
在金朝女真诗词中,白色系颜色词除表现“白净、纯洁”等隐喻认知外,还有“恐怖、衰老”等反向隐喻认知。如:
(3)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合。(完颜亮《书壁述怀》)
(4)苍颜明镜,白发轻簪。(完颜?《沁园春》)
“苍波”隐喻为“恶劣的政治环境”;而“苍颜”则为“衰老”的隐喻。由于人在不同精神情感、文化价值等认知的影响下,使得视觉对颜色的认知产生了双重心理意象,从而导致颜色词具有两极性的隐喻认知功能。在黄色系中,也存在相同的现象。
黄色是所有颜色中光感最强的一种颜色。给人以高贵、美好的心理联想;同时也因其波长短,在光照下常呈现失色的状态,所以又给人以衰败、颓废的联想。因此在金朝女真诗词中,既有“一朝扬汝天下名,也学君王着赭黄”(完颜亮《索笔赋》)中“赭黄”隐喻为尊贵的帝王之衣,“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完颜?《沁园春》)中“黄卷青灯”隐喻为“深夜苦读”等正面心理意象的相似联想;也有“灯残茅店鸡催晓,霜落金风?唤秋”(完颜?《王生以秋骚见示》)中“金风”显现秋天衰败之象,以及“行人谁不悟黄粱,依旧红尘地陌上”(完颜从郁《西江月》)中“黄粱”隐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等反面心理意象的相似联想。
2.隐性颜色词隐喻认知。颜色作为一种视觉事物,人们对它的感知是通过它所依附的实物而获得的。因此在金朝女真诗词中,常出现借助特定的事物来暗示某种特定颜色的隐性颜色词。如:
(5)鹤惊秋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完颜?《游龙山御制》)
(6)醉向繁台台上问,满川细柳新荷。(完颜?《临江仙》)
(7)借得洞庭春,飞上桃花面。(完颜?《生查子?软金杯》)
(8)陂水荷凋晚,茅藩燕去凉。(完颜?《北郊晚步》)
(9)凋痤半枯木,浩藩一虚舟。(完颜?《闲咏》)
例(5)中“鹤”、“露”、“月”三个白色调事物呈现出一片清凉寂静的山中秋夜之景。例(6)中的“柳”、“荷”等绿色植物隐喻出“生机盎然”、“清新幽静”之感。例(7)中的“桃花面”联想隐喻成“绯红的脸颊”。例(8)用白的“水”、绿的“荷”与黑的“燕”共同营造出幽静闲适的意境。例 (9)则用黄色的“枯木”隐喻荒凉之景。
由此可见,金朝女真诗词中隐性颜色词包括白、绿、红、黑、黄等多种色调。在诗句中的使用也比较自由,既可用同一颜色的不同意象营造某种氛围,也可用不同色彩的隐性颜色词构成颜色的对比,衬托作者心境,抒发作者情怀。
另外,由于颜色会随着事物自身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视觉对颜色认知的双重心理意象也使得金朝女真诗词中的隐性颜色词表现出同一实物隐喻不同颜色的现象。如柳、树、草、荷等物象,既可指生机勃勃之色,也可指衰败不堪之色。如完颜?《秋晓出郭闲游》:“残荷露水秋光晚,衰柳摇风古渡寒”;术虎邃《失题》:“山建嵩少云烟晚,地接崤函草树秋。”例句中的“荷”、“柳”、“草”、“树”皆指万物凋零的秋季之景。
(二)语义的转喻认知机制。转喻是同一认知域矩阵中认知域的凸显或映射。有别于隐喻的涉及跨域或跨矩阵映射,转喻是发生在单一概念域的映射。颜色词的转喻表现为以颜色作为认知参照点,代替一同参与认知却没有凸显的实体。
如完颜允恭《赐石右相琚生日之寿辰》:“黄阁今姚宋,青宫旧绮园”中以“黄阁”转喻为“高官署府”,以“青宫”转喻“太子所居之处”。完颜?《遇胥相墓》:“亭亭华表映朱门,始见征西宰相尊。”由于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因此“朱门”便转喻成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与红色相同,紫色也是古代的一种尊贵之色,标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