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境:易学与中国文化_张立文主编 莫艮副主编》.pdfVIP

《和境:易学与中国文化_张立文主编 莫艮副主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绪论 周易》两千多年来一直居 《六经》或 《十三经》之首的地位,是 古代重要经典。《周易》今本和马王堆帛书本均包含 《易经》和 《易 传 》两部分。《易经 》是 中国古代 卜官(或史官 )在长期积累起来 的 十分丰 富的 卜筮记录基础上编纂而成 的一部 占筮书 ,约成书于公 元前 世纪的殷末周初。《易传》是对于 《易经》卦画、卦象、卦辞、 爻辞的诠释 ,约成书于春秋到战国中叶。 它们是不 同时期、不 同 思想体系的作 品。 一 、时代氛 围 《易经》是被宗教巫术大氅包裹着的人类孩提时代 的百科全 书;它相 当广泛地展现 了中国上古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 ,以及 生活方式、风俗 习惯、伦理道德、审美 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 它影 响与开启 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各家 思想 的理论建构 ,提升 了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 。 ①见张立文 : 《周易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一章和第八 章 。 第 2 页 从 《易经》到 《易传》是从占 之书到义理之书 的转变 。今本 《易经》六十四卦次序是按 《伏羲八卦次序》排列的,帛书 《易经》六 十 四卦次序是照 《文王八卦次序》排列的,两者卦序殊异。今本 《周 易》以 《传》附 《经》,约始于汉,易生以 《传》解 《经》之弊。帛书 《周 易》中 《经》 《传》分开,恢复了 《周易》本来面 目。帛书 《易传》除 《系 辞》与今本 《系辞》大体相 同外,其他五篇(《二三子》、《易之义》、 《要》、《缪和》、《昭力》)是新发现的,不见于以往古籍。 此外,在安徽阜 阳双古堆西汉汝 阴侯(夏侯灶 )墓 出土竹简 《周 易》,湖北江陵天星观 出土楚简 《周易》,由于残损太多,不能窥见全 貌 ,但可发现卦画写法有异 ,从阜 阳简阴爻为 卜到马王堆 帛书阴爻 为八再到今本阴爻为一,可见其演变的过程 ,并非一开始阴阳符号 就是一、一 。因此对于一、 符号 的来源及象征物 的种种推测 ,都 可重新 审视 。 依据现今地下出土资料 ,最初 的卦画,并非用代表偶数 的阴 ( )和奇 数 的阳(一 )构成 ,而是 由一、五( 、六( )、七 (十 )、八 ( )、九(九 )六个数字组成 的。从新石器 时 的松泽文化遗物 ,安 阳 殷墟 卜骨 、陶罐到陕西岐山凤雏村出土的 卜甲,发现了大量的数字 卦,从数字卦画演变为 《周易》中的阴阳卦画,既需要经过漫长的岁 月,亦是 由繁变简的过程。 《周易》的形成,是与 中国上古社会环境、文化氛 围分不开 的。 当时的文化具有如下的特 点: 其一,天与人的冲突融合 。殷周之际,社会生产水平和科学知 识水平均很低下,人们对于外在 自然世界和 内在精神世界的水旱灾 害、生老病死等既不理解 ,亦无力抗拒 。于是便产生了这样一种观 念,似乎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 自身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 先验地寓于这个身体之 中而在人死后离开 肉体的灵魂的活动 。这 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鬼神观念,以为人世间的一切事情冥冥中受超 自然 力量 的“上 帝 ”、“天 ”的支配 。于 是 ,国家大事、年成丰 歉、战争 第 3 页 胜败、筑城 建都、官吏任 免与否都要通 过 占 卜这一媒体 ,祈求“上 帝 ”、“天 ”,以示吉 凶休咎 ,以使人世 的行为活动与天意相符合 。人 们把 卜 的内容、结果记录下来,为 《周易》的编纂积累了原始资料。 其二,因与果 的冲突融合 。人一 降生 ,就要谋求衣食住行等生 存 的需要 ,便与他人、社会、自然构成不断的交往活动关系,任何活 动的初衷,都是为了获得一定结果,达到一定 目的。然而在 目的与

文档评论(0)

七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