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2》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 北 实 验 高 中 梁 松 美国“生病”了 胡佛医生的处方 姓名:美国???性别:男???年龄:157岁 症状:高烧导致昏迷 病史:周期性患病 发病原因:不详 处方: 复诊记录:??????????????????? ???????? 医师签名:Herbert Hoover 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的讲述,识记新政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内容的分析,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罗斯福生平的了解,学习改革者的优秀品质;认识到制度创新是罗斯福新政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探究一:这个医生怎么样 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历史学、政治学和新闻学。28岁任纽约州参议员,年轻有为,前程似锦。 1921年他却突遇灾难。因扑灭火灾后游泳,罗斯福患了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那一年,罗斯福才39岁。突然间卧床不起,什么事都需要别人照顾,他沮丧,但他始终相信他能战胜它。 他坚持不懈地锻炼,他进行疗养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他从不承认他永远不能重返政治舞台。 1933年他就任美国总统,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也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改编自《罗斯福传》简·爱德华·史密斯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探究二:我们作为罗斯福医生的助手,全程参与罗斯福医生的治疗过程,提供帮助的同时得到学习。 任务一:察病症。请大家回忆上节课内容,找到美国“生病”具体症状。 股市崩溃、银行破产 ——金融危机 企业倒闭 ——工业危机 农产品价格下跌 ——农业危机 失业人数激增、社会秩序混乱——社会危机 任务二:找病根 罗医生分析病情 罗斯福的药方 任务三:现在和罗斯福一起开具新政药方,并向民众解释这些措施的针对性、作用。 探究三:以专家的身份对罗斯福的新政药方进行鉴定(作用和不足,注意鉴定的角度和方法) 材料一:1935年开始,美国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 ——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仅没有被破坏,且得到了巩固。 材料三:教材P86最后两段 材料四:1939年,在新政实施六年之后,美国仍然有900万名以上的失业工人,这一数字比世界各国的失业人数总和还要多,要知道当时美国劳动力总人数才5000万左右,失业率约为百分之十八。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 国家刺激经济就得多发钞票加大投资,而这又会导致财政赤字;要鼓励企业的生产,就得减税、减税又会减少政府收入,政府入不敷出就会产生赤字;政府赤字意味着收支不平衡,解决之道不外是发行国债,多印钞票,提高税收,引发通货膨胀,酿成新的经济危机。 ——周化勇:正确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时代意义 材料六:换言之,新政无非只是一种权宜的解决办法而已,这种权宜之计经不起严峻的考验,迟早总是要维持不下去的。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6、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根本,无法根本消除经济危机 鉴定结论 罗斯福新政成功还是失败? 成功。 表现:经济恢复、危机遏制、失业人数减少、社会稳定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特点: 实质: 学有所思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1、罗斯福其人给予我们的启示。 身残志坚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爱国救民 2、美国走出危机,走向复兴给予我们的启示。(危机可能就是转机、制度创新是最大的启示) 3、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发展的成功经验。(邓小平的改革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