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荒漠化的危害跟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解析 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 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 B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3.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解析 降水量在400 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②③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 C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读图甲“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图乙“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4~5题。 模拟题组 4.据图分析( ) 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D.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 图乙显示侵蚀强度并未随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大;图乙给出了侵蚀强度与人口、植被的相关性,并非指侵蚀强度与其他因素无关,比如降水;由题目给出的信息无法判断区内是否出现人口大规模外迁;阔叶林带人口密度最大,说明阔叶林带自然条件更优越,比如降水更丰富,土壤更肥沃,环境人口容量更大。 答案 D 模拟题组 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D.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5.该区域( ) A.地势总体南高北低 B.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 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D.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 图甲中河流流向表明区域内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本区是传统农耕区向畜牧区的过渡地带,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过度开垦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黄河中游河流治理的核心是防治水土流失;区域内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由渭河平原的半湿润气候逐渐过渡到陕北的干旱气候,因此自然带分异的基础为水分。 答案 B 模拟题组 A.地势总体南高北低 B.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 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D.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模拟题组 6.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 A.侧蚀 B.下蚀 C.沟头崩塌 D.溯源侵蚀 解析 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切割破坏。侧蚀、下蚀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防护工程的目的不是沟头崩塌,主要是防止溯源侵蚀。 D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7.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解析 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A、C、D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B坡的侵蚀。在B处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 B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 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 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 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 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物地貌区的地地退化 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 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上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模拟题组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答案 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 模拟题组 答案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答案 甲地:流水侵蚀作用;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模拟题组 答案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答案 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 模拟题组 答案 (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答案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模拟题组 答案 (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高考题组 9.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业结构分析解析.ppt
- 行业竞争分析解析解析.doc
- 行业竞争跟竞争对手分析解析(ppt 51页).ppt
- 行业竞争跟竞争对手分析解析.ppt
-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解析.ppt
- 行业竞争力量分析解析--组织者市场行为案例例子分析解析(ppt 60页).ppt
- 行业纳税评估方法跟案例例子分析解析.ppt
- 行业市场分析解析.ppt
- 行业市场分析解析:pc.ppt
- 行业数据分析解析.docx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