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国际贸易法律实务.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国际贸易法律实务

2009年4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审理宣判了一起特殊的知识产权案件。原告是以生产轮胎闻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法国米其林集团,被告是长沙市销售轮胎的两个个体工商户。2008年4月,原告发现被告经营销售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被告则认为,其销售的轮胎为原告在日本的工厂生产的正品,且该产品系被告合法取得,并没有侵犯原告的商标专用权。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0元人民币。此案被视为中国法院对商标平行进口作出的首例判决,因而广受关注和讨论。 商标平行进口——米其林轮胎案 2009年4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审理宣判了一起特殊的知识产权案件。原告是以生产轮胎闻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法国米其林集团,被告是长沙市销售轮胎的两个个体工商户。2008年4月,原告发现被告经营销售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被告则认为,其销售的轮胎为原告在日本的工厂生产的正品,且该产品系被告合法取得,并没有侵犯原告的商标专用权。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0元人民币。此案被视为中国法院对商标平行进口作出的首例判决,因而广受关注和讨论。 商标平行进口——米其林轮胎案    2011年,法国大酒库股份公司的“J.P.CHENET”商标在我国注册。2009年,法国大酒库公司授权天津王朝葡萄酒公司为中国境内的独家经销商。2012年,大酒库公司发现天津慕醍公司未经授权从英国进口其“J.P.CHENET”葡萄酒,遂提起侵害商标权诉讼。天津慕醍公司申报进口的三种涉案葡萄酒的酒瓶在视觉效果上与法国大酒库公司“J.P.CHENET”葡萄酒所特有的“歪脖子”造型设计相同,产品贴有包含涉案商标“J.P.CHENET”字样的外文标签。    商标平行进口——大酒库案    法院认为,天津慕醍公司所进口的涉案葡萄酒来源于法国大酒库公司。天津慕醍公司在进口中对涉案三种葡萄酒未进行任何形式的重新包装或改动,消费者对带有“J.P.CHENET”商标葡萄酒产品的期待或依赖不会因上述产品的进口而被影响。该进口行为不足以导致相关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混淆和信任度的破坏的混淆,大酒库公司的商誉亦未因此受到影响。据此,法院判决驳回法国大酒库公司的诉讼请求。    商标平行进口——大酒库案 对平行进口,知识产权权利人一般是持否定态度的,特别是商标权人,往往强烈要求制止平行进口。这一方面是因为国际知名品牌通常都是严格划分地域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价格战略。如果任由相同品牌的商品在不同市场之间自由流动,就会破坏品牌所有人的全球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平行进口也会对品牌所有人在进口国的代理商或者分公司造成冲击。代理商或分公司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场促销和广告费用。而平行进口的进口商则是在没有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在别人已经开发的市场上获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搭便车”行为。严格来说,“搭便车”行为具有不公平竞争的性质。此外,由于不同国家生产的相同品牌的商品,在配方和质量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差异,平行进口商品很可能还会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误认,给境内产品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商标平行进口——反对态度 但是,也有人赞成平行进口。认为平行进口商品不是假冒商品,其来源是合法的。平行进口还可以促进贸易的自由化,鼓励竞争,打破垄断,合理地利用资源,同时平行进口带来的价格下降和来源增加,也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消费的自由。 商标平行进口——赞同态度 三、OEM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OEM含义 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缩写,按照字面意思,应翻译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具体指某厂家接受另外厂家的委托,为其生产产品或者产品配件,亦称为定牌生产或授权贴牌生产。既可代表外方委托加工,也可代表转包合同加工。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三来加工。目前较为典型的OEM方式为:受委托方(OEM加工方)根据委托方的要求(OEM需求方),为其加工生产产品并贴附委托方的商标:获取加工费用,自己没有该商品的销售权。 本案中的“PRETUL及椭圆图形”商标于2002年申请,2003年获准注册。2010年,原告莱斯公司获让引证商标。被告亚环公司接受案外人墨西哥TRUPER HERRAMIENTAS S.A.DE C.V.(下简称“储伯公司”)委托,按照其要求生产挂锁,在挂锁上标注“PRETUL”商标标识,并全部返销到墨西哥。莱斯公司获悉亚环公司有两批次挂锁使用了“PRETUL”商标通过宁波海关出口至墨西哥,申请宁波海关对上述产品采取了扣留措施,并随后于2011年1月30日提起本民事诉讼。 最高院认为,委托加工产品上贴附的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