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量词用法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汉量词用法初析

两汉量词用法初析   摘要:量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量词在汉语史上不是一个先在的语法范畴,而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发展、成熟的。两汉时期是量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拟从两汉时期的相关语言学材料入手,结合以往的研究,着重探讨两汉时期量词的使用方法。两汉时期的量词主要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基本类型。其中名量词的用法比较丰富,动量词的用法相对简单。   关键词:   两汉;名量词;动量词;用法   收稿日期:2010-02-03   作者简介:叶晓庆(1982-),男,哈尔滨商业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史。      一、名量词与数词、名词的组合关系   (一)名量词独用与名量词组合使用   1.量词单用。量词单用,语法用途上只有一种,即用作主语,表示“每”的意思,大抵是重复前面的量词而说。   据黄载君的考察,甲骨文中并未出现量词单用的用法,这一用法是在晚周金文中出现的,但仅限于度量衡单位量词,如:梁半尚(当)二金尚(当)孚。[1]这种用法在两汉时期有所发展,单用的量词已不仅限于度量衡单位量词,如:马三匹,匹二吏(《居延汉简》91)。   2.量词重叠。刘世儒认为,量词的重叠形式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形成的。[2](P.531)我们考察了两汉时期量词所有的研究成果,对量词重叠问题大多未有提及。但我们在两汉时期的文献中,确实发现了一些量词重叠的用例:   例1,南书二封,封封皆橐佗。(《居延汉简》120)   因此我们可以说两汉时期出现了量词重叠用法的萌芽,但以上用例在两汉时期的文献中还是非常少见的,因此我们认为量词重叠用法系统地发展起来应该是汉代以后的事。   3.量词并用。量词并列使用,先秦就有。汉代简帛中只有同义类量词可连用,而且这种量词只限于度量衡量词。秦汉时期这种度量衡单位的并列使用,所量之物相同,如:边塞卒戍不得去离亭尺寸(《敦煌汉简》),这种用法以后一直沿用。汉代以后名量词有了进一步分工,因而也出现了新的量词并用形式,连用的量词并不仅限于度量衡单位量词,其所量之物也可不同,如:   例2,诸道行营将士,共赐物二十八万四百三十端匹。(《旧唐书#8226;穆宗纪》)   (二)名量词与数词的组合关系   1.数词+量词。在“数词+量词”这一组合关系中,数词一般情况下出现的都是确数,如:   例3,同舍为合,相陵为头,七寸以内必之矣。(《史?┘?#8226;天官书》)   例4,各请输札、两行,隧五十。(《敦煌汉简》1684A)   但是出现的也可以是约数。如:   例5,即出蛲可数升。(《史记#8226;龟策列传》)   如果出现的是“一+量词”的形式,那么这里的“一”可以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表示的是单个的数量“一”,如:徙家于邹,又作一篇。(《汉书#8226;韦贤传》);另一种表示的是“全、整个”的意思,如:一宫尽骇。(《史记#8226;封禅书第六》)。   2.量词+数词。在“量词+数词”这一组合关系中,数词一般情况下出现的都是约数。如:   例6,齐人丁公年九十余。(《史记#8226;封禅书第六》)   但是出现的也可以是确数。如:   例7,出西书封二。(《敦煌汉简》1079)   在整个两汉时期,用“年+数”的组合形式表示年龄的格式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现代汉语中还有“岁数”一词,事实上它就是由这种构词法所产生的名词。   (三)名量词与名词的组合关系   1.名词+量词。“名词+量词”只限于构词法,学者们把这种方式构成的词叫作“名量式合成词”,且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里的“量词”已经具有了一种词缀化倾向。关于这一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是此种结构形式起源于何时。   王力认为:“这种结构是相当后起的……直到宋、元时代,单位词才用作词尾。”[3](P.283)刘世儒认为:“量词的词缀化构词法在南北朝时代显然已经产生了,随便地把它推迟到‘宋元时代’,那显然是不能使人相信的了。”[4]   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至迟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名量式合成词的萌芽,典型的代表就是“人口”和“车辆”。   例8,仓谷车两名籍。(《居延新简#8226;二》)   名量式合成词的数量在汉以后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种构词方法一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名量式合成词,如花朵、船只、纸张、书本、房间等等。   2.量词+名词。“量词+名词”这一用法,在两汉文献中并不多见,且条件颇有限制,一般只限于容器量词,如:   例9,使秦无尺土之封。(《史记#8226;李斯列传》)   其余还包括“斗酒”、“卮酒”、“斗粮”、“壶浆”等。这种用法含有一种向少处夸张的意味,即“极言其少”。   在两汉的文献中,我们也发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