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剖析.docVIP

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剖析.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剖析

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剖析   摘 要:目的:认识中医体质研究的概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8-2007年国内正式发表的345篇中医体质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中医体质文献总体呈一上升趋势,已形成核心期刊及核心作者,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结论:中医体质在国内研究的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国内对其认识不断提高,但对其在分类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探讨,同时有必要多学科交叉研究。   ?   关键词: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484-02   ?   The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TCM Constitution   ??   ZHANG Ya?Jun?1,2,BI Li?fu?2,WANG Qi?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2.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Hohhot 010059,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udy status on TCM constitution in China.Methods:The papers of relevant TCM constitution published in national journal were searched from 1978-2007 in CBMdisc.The literatur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bibliometrics method.Results:345 papers were searched,showing a trend of gradual increase with year.The core periodicalsandauthors of relevant TCM constitution have been formed.Conclusion:The national study on TCM constitution showed the level of growth year after year, but its classification in clinical and applied researchhave to be explored in depth, at the same time need for mor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   Key words:TCM constitution;bibliometrics analysis      传统中医对人体体质的研究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内经》中,中医体质理论已初步形成,到了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中,中医体质理论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自20世纪70年代,以王琦、盛增秀等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出版为标志,中医体质学说从此自成体系。近20年来,随着对该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体质学说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为此,笔者对国内中医体质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索中医体质学研究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明确中医体质研究的薄弱环节,以便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保证科研的顺利进行。?   1资料来源与方法?   以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为资料来源,对该库1978年-2007年10月收录的与中医体质相关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用缺省“中医体质”或“体质学说”进行检索,共搜索出文献345篇,对文献年代、作者、作者单位、主要期刊源及研究内容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其文献特征和规律。?   2 结果?   2.1文献计量及年度变化?   对345篇中医体质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第1篇关于中医体质的文献出现在1978年[1],从表1的345篇有关文献的定基比结果来看,中医体质文献在1978-2001年间呈缓慢增长趋势,从2002年起发表的中医体质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 ?      2.2 作者分析?   2.2.1 核心作者 345篇中医体质文献共有作者510人。第1作者267人,其中37人写了121篇,较为集中,其中王琦17篇、匡调元10篇、钱会南7篇、龚海洋5篇,其余作者均在3篇以下,形成了以王琦为首的核心作者。?   2.2.2 作者合作发文情况 9人合写:9篇;8人合写:3篇;7人合写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