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纺织品的染色 §1.概述 染色:是指使纺织品获得一定牢度的颜色的加工过程。是借助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成为有色物体。 一、 染料 1.概念 染料:能使纤维染色的有机化合物,对所染纤维要有亲和力,并且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染料大多都溶于水,因此以水为介质染色。 颜料:有色物质不溶于水,对纤维没有亲和力,不能进入到纤维内部,但靠粘着剂的作用可机械地粘着织物。颜料多用于印花。 涂料:颜料和分散剂、吸湿剂、水等进行研磨制得。 2.分类 ⑴按染料来源分 ①天然染料 ②合成染料 ⑵ 按结构分 ①偶氮染料 ②蒽醌染料 ③靛类染料 ④酞菁染料 3.命名 三段命名法:冠首+色称+尾注 冠首:表示染料的应用类别 如,直接、酸性、活性等。 色称:表示染色后呈现的色泽,如黄橙、红、紫、蓝、绿、黑、天蓝等 字尾:用数字、字母表示染料的色光、状态、染色性能、用途、纯度等。 ①表示色光(副色): B-蓝光 R-红光 G-绿光 Y-黄光 ②表示性质与用途:C-耐光好 F-染料粒子细,染色均匀 S-适于染蚕丝 W-适于染羊毛 ③表示染料形态: Pdr.(Powder)-粉状 Micro Pdr.—细粉状 ④表示染料强度(力份):Conc.(Concentrated)浓 H.C. 高浓 Ex.C. 特浓 Double 双倍浓 或可用百分数表示 如50%、100%、200%,表示染料的强度和力份。 4.染色牢度 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在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或不退色的能力)。 染色牢度是衡量染色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染色牢度包括: 耐晒牢度、耐气候牢度、耐洗牢度、耐汗渍牢度、耐摩擦牢度、耐升华牢度、耐熨烫牢度、耐漂牢度、耐酸牢度、耐碱牢度、耐海水牢度、耐烟熏牢度等。 ①日晒牢度:分为8级。1级最差,在日光下曝晒3小时开始退色;8级最好,在日光下曝晒384小时以上开始退色。 ②皂洗牢度:分为5级。1级最差,5级最好。非水溶性染料皂洗牢度高 ③摩擦牢度:分为5级。有干、湿擦之分。 ④汗渍牢度:分为5级。 5.天然染料 6.禁用染料 二、光、色、拼色、电脑配色 1.光和色: ⑴可见光波长范围:380~780nm 颜色 彩 色: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非彩色:黑、白、灰 ⑵颜色的三种基本属性 ①色相:又称色调,表示颜色的种类。如赤、橙、黄、绿、青、蓝、紫 ②明度:物体表面色的明亮程度。物体吸收的光越少,反射率高、明度高。 非彩色中白色最高,黑色最亮 彩色中黄色较高,蓝色较低 ③彩度:又称纯度或饱和度,表示色彩本身的强弱或纯度。 在某色相的颜色中,非彩色的成分越少,则该颜色的彩度越高。 2.拼色:在印染加工中,为了获得一定的色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染料拼染。 ⑴拼色原理 ⑵拼色注意点 ①染料要属同一种类型 ②染料性能要相似 ③染量的种数尽量少,一般以三种以下拼混较好。 ④要很好掌握余色原理 三、染色基本理论 1.染料在溶液中的状态 ⑴水溶性染料:如直接、活性、酸性等染料。 水溶性染料一般都是电解质,在溶液中会电离生成染料离子。 ⑵难溶性染料:如分散染料, 在染液中,一部分为细小的晶体悬浮,一部分为溶解在分散剂的胶束里,小部分成溶解状态。 2.上染过程 上染:染料舍染液(或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使纤维染透的过程。 分三个阶段: 吸附:染料从染液向纤维表面扩散,并上染纤维表面,这过程称为吸附。 扩散: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这一过程称为扩散。 固着:染料固着在纤维内部。 ⑴染料的吸附 吸引力:纤维大分子的无定形区有许多孔隙,在被水浸润时纤维膨化,孔隙直径增加,溶液中的染料分子由于分子间引力、离子间静电引力,化学键能被纤维吸附。 上染百分率:上染在纤维上的染料量与原染液中所加染料量的百分比值。 吸附是一个可逆过程 影响吸附的因素:染色温度、染液PH值、电解质、助剂。 ⑵染料的扩散 ①孔道模型:纤维内部有许多相互连通的小孔道。 适用于染料在亲水性纤维和在玻璃化温度以下染色的疏水性纤维中的扩散 ②自由体积模型:纤维总体积中存在未被纤维分子链段占据的自由体积。在玻璃化温度以下,自由体积以微小的孔穴存在;在玻璃温度以上,自由体积增大,染料分子即可进入扩散至纤维内部。 适用于玻璃化温度以上染色的疏水性纤维。 扩散速度:染料扩散速度比吸附速度慢很多,因此,扩散是决定染色速度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