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忍冬科系统分类研究
忍冬科的系统分类研究 目录 概述 忍冬科Caprifoliaceae位于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川续断目,全世界共13属,约50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以东亚和北美东部最为丰富;中国有12属200余种,其中七子花属、猥实属、双盾木属为我国特有属,六道木属、毛核木属、莛子藨属为东亚和北美洲对应属。 一、概述 忍冬科Caprifoliaceae,全世界共13属约50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热带山地,以东亚和北美东部最为丰富;中国有12属200余种,大多分布于华中和西南各省区。 忍冬科以盛产观赏植物而著称,荚蒾属、忍冬属、六道木属和锦带花属都是著名的庭院观赏花木。 特征:落叶灌木,稀小乔木或草本。叶对生,单叶或复叶,有锯齿,具短柄,无托叶。花两性,聚伞花序,再组成各式花序,花数朵簇生或单生;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花萼筒与子房合生,顶端4~5裂;花冠管状或轮状,4~5裂,二唇形或辐射对称;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且与裂片互生;子房下位,1~5室,每室1至多数胚珠。浆果、核果或蒴果,种子有胚乳。 忍冬科见《中国植物志》72卷 15属 ,约450种,主产北温带; 我国12属,207种,全国广布; 据记载9属100余种可供药用。 二、研究历史 忍冬科是一个古老的科,Muiler在综述花粉化石资料时,认为忍冬科最早出现于加拿大渐新世纪层中。 模式属:忍冬属Lonicera。 忍冬科的分类系统位置,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意见,不同的分类学家依据的特征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 1.系统地位 哈钦松系统(1926)认为忍冬科应归于茜草目,1959年系统改入五加目。 Wagenitz则认为忍冬科应属于川续断目。 Tahktajan系统、Cronpuist系统都将忍冬科归于川续断目Dipsacales中,该目包括忍冬科、败酱科、五福花科、川续断科。 Engler系统将本科放在山萝卜目内,后又改入川续断目。 2.分类研究 1830年,Candolle根据花冠和花柱的形态第一次为忍冬科设立了两个族-接骨木族(包括接骨木属和荚蒾属)和忍冬族(包括莛子藨属、毛核木属、六道木属、北极花属、忍冬属、风吹箫属、黄锦带属、Aidia、Valentiana和Karpeton)。 二十五年后,Meyer根据果实的不同性质把黄锦带从忍冬科中分出来另立新族-黄锦带族。 1873年,Hooker在他与Bentham合写的《植物志属》中沿用了Candolle的两个族,但把五福花属归入接骨木族,把Macrosplenium、Pentapyxis和Alseosmia归入忍冬族,并把Aidia、Valentiana和Karpeton从忍冬科内剔除掉。 1891年,Fritsch根据子房的能育室数和每室的胚珠数把两个族分成四个族:接骨木族,包括接骨木属;荚蒾族,包括荚蒾属和莛子藨属;北极花族,包括毛核木属、双盾木属和北极花属;忍冬族,包括忍冬属、Alseuosmia、黄锦带属和风吹箫属。 Diels全面沿用了Fritsch的方案,但他把双盾木属从北极花族移至忍冬族。 Wilkinson提出接骨木属与荚蒾属有共同起源,而不同于忍冬科内其他属,认为忍冬科通过接骨木属而与四照花科具有亲缘关系。Hillebrand等的血清学研究认为接骨木属和四照花科的梾木属属同一血清类型,支持了Wilkinson的论点。 1964年Engler的《植物分科纲要》中扩大到五个族,其中包括Meyer的黄锦带族。 1969年,Hutchinson对其调整,把北极花族和黄锦带族归并到忍冬族内作为异名,并提出一新族-莛子藨族。 1972年,Fukuoka在综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尤其重视花部维管束解剖结构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提出6族15属的分族系统:(1)接骨木族,包括接骨木属;(2)荚蒾族,包括荚蒾属;(3)莛子藨族,包括莛子藨属;(4)北极花族,包括毛核木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猬实属、六道木属和Zabelia;(5)黄锦带族,包括Macrodiervilla、黄锦带属和锦带花属;(6)忍冬族,包括风吹箫属、忍冬属和七子花属。 徐炳声认为把接骨木属从忍冬科中独立出来成立接骨木科,同时应把荚蒾属包括在内;莛子藨属、毛核木属、风吹箫属应包括在广义忍冬族;七子花属更接近于北极花族。 胡嘉琪、贺超兴对忍冬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研究,支持Fukuoka的分族系统。 汤彦承、李良千根据属的系统位置是否孤立、与近缘属的分布区是否间断及属内的分化类型的多寡和种间的区别是否明显,将东亚特有属归为三类:七子花属、双盾木属和猬实属作为古特有属,锦带花属作为活化了的古特有属,六道木属和鬼吹箫属作为新特有属。 曾令杰等研究环烯醚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在忍冬科各属中的分布特点,认为环烯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该科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忍冬科各类群之间的分化较大,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