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第3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屠兢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 引言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 H2 和 O2 变成 H2O 的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 ?U(或?H)来表示。 但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能告诉我们: 什么条件下,H2 和 O2 能自发地变成 H2O 什么条件下,H2O 自发地变成 H2 和 O2 以及反应能进行到什么程度 一、自发过程 人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自然界的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例如: i)热量总是从高温向低温流动; ii)气体总是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扩散; iii)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iv)过冷液体的“结冰”,过饱和溶液的结晶等。 这些过程都是可以自动进行的,我们给它们一个名称,叫做“自发过程” ? 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过程。从上述实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 推论: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人类经验没有发现哪一个自发过程可以自动地回复原状。 二、决定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因素 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呢?从表面上看,各种不同的过程有着不同的决定因素,例如: i)决定热量流动方向的因素是温度T; ii)决定气体流动方向的是压力P; iii)决定电流方向的是电位V; iv)而决定化学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因素是什么呢? 有必要找出一个决定一切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共同因素 这个共同因素能决定一切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这个共同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三、自发过程的特点 自发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要找出决定一切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共同因素,首先就要弄清楚所有自发过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一切自发过程的方向,最终都可归结为功热转化的方向问题: “功可全部变为热,而热不能全部变为功而不引起任何其它变化”。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A.?克劳修斯 (Clausius) 表述: “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任何其它变化。” 不可能设计成这样一种机器,这种机器能循环不断地工作,它仅仅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变为功,而没有任何其它变化。 (2)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的几点说明 1. 第二类永动机不同于第一类永动机,它服从能量守恒原理,有供给能量的热源,所以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它究竟能否实现,只有热力学第二定律才能回答:“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 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方法来判断一个过程的 (自发) 方向还是太笼统、抽象; 同时也不能指出自发过程能进行到什么程度为止。 ☆ 解决的方向: 最好能象热力学第一定律那样有一个数学表述,找到如 U 和 H 那样的热力学状态函数 。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是否也能找出类似的热力学函数,只要计算函数变化值,就可以判断过程的 (自发) 方向和限度呢? §3.2 卡诺循环 一、生产实践背景 热功转化问题是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而提出来的; 蒸汽机(以下称作热机,它通过吸热作功)循环不断地工作时,总是从某一高温热库(燃烧室)吸收热量,其中部分热转化为功,其余部分流入低温热源(大气)。 二、卡诺循环(热机) 1824年,法国工程师卡诺 (Carnot) 证明: 理想热机在两个热源之间通过一个特殊的(由两个恒温可逆和两个绝热可逆过程组成的)可逆循环过程工作时,热转化为功的比例最大,并得出了最大热机效率值。 1. 卡诺循环各过程热功转化计算 假设有两个热库,其热容量均为无限大,一个具有较高的温度T2,另一具有较低的温度T1(通常指大气)。 Q2 = - W1= RT2 ln ( V2 / V1) 此过程在 P-V 状态图中用曲线 AB 表示。 过程2: 绝热可逆膨胀。把恒温膨胀后的气体(V2,P2)从热库 T2 处移开,将气缸放进绝热袋,让气体作绝热可逆膨胀。 过程3: 将气缸从绝热袋中取出,与低温热库T1接触,然后在T1时作恒温可逆压缩。 过程4: 将T1时压缩了的气体从热库 T1处移开,又放进绝热袋,让气体绝热可逆压缩。 气缸中的理想气体回复了原状,没有任何变化; 高温热库 T2 由于过程 1 损失了Q2 的热量; 低温热库 T1 由于过程 3 得到了|Q1|的热量; |W| = Q1+ Q2 (其中 Q1? 0,体系放热) 三、热机效率(?) 定义: 热机在一次循环后,所作的总功与所吸收的热量 Q2 的比值为热机效率? 。 注意:一次循环体系吸收的热 Q2 与一次循环体系总的热效应 (Q1 + Q2)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自考00422唐诗研究-速度宝典.pdf VIP
- 2012款一汽奔腾B90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中信建投-大金重工-002487-深度报告:风能的基石世界的大金.pdf VIP
- 中信建投-电气设备-电力设备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报告: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之上.pdf VIP
-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贵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pdf VIP
- 浅析户养奶牛繁殖饲养技术与高产管理方法.doc VIP
- 运输物流成本控制措施.docx VIP
- 压力容器考试题库及答案题全完整版.docx
-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练习题100道(含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