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导论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1
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始人
孔子,孟子。 积极入世。
释家:由印度传入中土,创始人释迦·摩尼
释家讲因果报应. 讲修行为来世。
道家: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老子,庄
子;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
而治.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消极出世。
2
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
《孟子》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轲
子舆
战国
孔孟
亚圣
仁政
民贵君轻
3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5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
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
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
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乱世的哲思
6
南宋朱熹将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7
名言:
1、穷则独善其身,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 。
3、 为贵, 次之, 为轻。
4、天时不如地利, 。
达则兼济天下
幼吾幼
人之幼
民
社稷
君
地利不如人和
8
于
1.介词:(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当中”“向”“到”
“自”“从”“跟”“同”“对于”“给”“由于”等。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介词。表处所:在,从,到
介词。表对象:向,对,对于。
9
③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④燕王欲结于君。
⑤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介词。表处所:在,从,到
介词。向,对,对于
介词。与,跟,同。
10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①良曰:“长于臣。”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11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译为“被”,有时动词前面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引进动词宾语。无实义。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他日,(孟子)见于王
12
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恐怕……吧?
②何以伐为
何(以)……为:表反问的一种句式。为什么…..呢?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
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固定句式
有的……有的……
只是(不过)……罢了
这和......有什么区别呢
14
语言现象总结: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特殊句式
4、古今异义
5、一词多义
15
(1)颁白者不负戴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