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侯马台骀庙建筑文化初析
侯马台骀庙建筑文化初析
摘 要:本文从建筑和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侯马台骀庙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汾河流域特有的水祭祀建筑文化――台骀文化,研究其在祭祀建筑文化中的作用,以求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保护。
关键词:台骀庙;汾河;水祭祀;建筑文化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uilding and culture,Taitai’s culture as one of the culture of Water sacrifice,is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Fen river basin.The role of Sacrifice to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have been reserched,and Houma Taitai’s templ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us we can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the regional culture corresponding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Keywords:Taitai’s temple;Fen River;water sacrifice;architectur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09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51-03
1 前言
古代社会中的祭祀文化贯穿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其中水祭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有句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以来成为“民族情结”融流的重要渠道,山西台骀文化从孕育到发展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而目前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祭祀台骀的庙宇――侯马台骀庙,在台骀文化祭祀类建筑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2 台骀文化及其内涵
2.1历史背景文化
据《左传?绍公元年》记载,台骀是原始社会末期唐尧时期的人物,是金天氏少昊裔子昧的儿子,有学者认为他是古时洮水流域东夷族的一个部落首领。许多历史文献中均有“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帝用嘉之”的记载。他便是历史记载中早于大禹的中华治水第一人,因治水有功,当时的帝君将整个汾河流域封与台骀,其丰功伟绩享誉华夏,死后被后人尊为水神――台神。另外,据现代学者考证,台骀还有另外一种文化符号――张氏先祖,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可以说,张姓在华夏民族形成过程中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笔痕。
2.2社会背景文化
台骀治水有方使得汾河两岸的居民以此安民乐道,大大改善了社会自然条件,促进了农耕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深受一方百姓敬仰。自晋平公以来,由于古人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有一种敬畏心理,汾河流域的祭祀活动不断壮大,其祭祀形式丰富多彩,其中台骀锣鼓秉承晋国的古乐风格,稳健、优美、严肃、流畅,富有表现力。每年除大型社火外,平日还愿活动频繁,可见其往昔的盛况不凡。随着近代战乱的影响,不少庙宇被损毁,社会文化濒临绝迹。
2.3地域背景文化
侯马台骀庙所处的晋南地区与史前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期良好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孕育了今天的华夏文明,晋国以来在汾河沿岸修建了多处台骀庙,最早晋国的首都新田就位于侯马市,据《重修台验庙碑记》所云:“汾发源于管滓,蜿蜒千余里而经吾邑。夹岸乡村以百数,而兹村独以台神为名。由此,在千里汾河流域以台神命名的村庄仅此一处。从诸多古籍记载推断,今侯马市西台神村和东台神村很可能是台神村历经千载区域发展分化的结果。其中侯马地区(曾为晋国都城“新田”的郊区)正处于汾河下游,是当时治理汾河重要的工程地段。
3 台骀文化在汾河流域水祭祀建筑中的体现
台骀文化是汾河流域特有的文化传承,其物质载体自然同其他水祭祀范畴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区域性特征。自晋文公开始提倡颂扬“台骀治水功绩”时起,开始在国都新田(今侯马)兴建台骀庙,规模宏大,并以此为源头不断在汾河流域扩展。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台骀庙曾建有6处,现存4处:经考察、考证,侯马台骀庙当属汾河流域始建最早、规模最大且最完整的一处祭祀汾神台骀的庙宇;太原所存两处均为东庄高茹出资创建;宁武之处据考1191-1201(金泰和年间)初建于定河村外马头山顶,1506-1521年迁至定河阳方两村的大庙坝处。从现存侯马台骀庙中的《台骀庙怀古十韵》和《重修台骀庙碑记》的描述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古往今来台骀庙和台骀文化沧桑变迁的华彩篇章。特别是台骀庙作为张姓氏族祠堂,根族氛围浓重,也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