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音乐美学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象主义音乐美学初析

印象主义音乐美学初析   【内容摘要】从美术与文学中波及的印象主义音乐伴随着其独特的美学观,始于它独一无二的作曲技巧,不仅在其历史上占据了极重要的位置,还成了世界演奏家的主要曲目。   【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 美学 浪漫主义美学观   印象主义音乐是德彪西建立于19世纪末,他解体了浪漫主义,成就了向往现代音乐的转换点,从而占据了音乐历史的重要位置。印象主义音乐的出发点是作为浪漫主义音乐本质之空想的、幻想的因素,从而也源于非现实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空虚感之欲以消解矛盾的过程中。其出发点虽说始于正确看待事物的本质,然而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观点在于它并非再现直视之原本的对象,而是在观察到的那一瞬间将看到的对象迅速转移。如此的印象主义新美学方法是德彪西通过与象征主义文人们的交流接受到音乐里来,又在表现美学中共享了印象主义美学、象征主义文学以及美学。其独特的美学观,始于独一无二的作曲技巧,在历史上占据了极重要的位置。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成立与发展   印象主义的概念传至19世纪后期的法国并得到了发展,从而成了绘画的一个流派。   过去的美术通过传统的教育和利用所学知识将对象合理化地体现出来,然而印象主义画家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欲将某一瞬间里感悟到的印象原原本本地固定在画卷之上,它是一个多少带有主观的特殊视觉。印象主义美学主要是以光与氛围用绘画的方式显现其瞬间的状态,正因为已具备其要点,画家能够走出画室,到野外写生,从而能够在画幅里重生光的强烈感。瞬间闪烁的光效乍一看无坚不摧,不仅如此,还可以局部消解,进而使明确的轮廓线变形,结果给人一种梦幻般的魅力。如此,欲以迅速记录瞬间状态的印象,比理想的解释更加优视直观感觉的印象主义美术之美学,并已在文学界和音乐界遍布于世界,就这样,以波德莱尔、马拉美、魏伦等文人和德彪西、拉威尔为首的音乐人将画家们喜欢着手的主题——大自然中的光、反射光、水、风、云等物体就像一幅印象主义绘画,使用语言与画这个表现工具”轻描淡写”了。   德彪西在象征主义诗学中受到了直接影响,从而完成了“音乐象征主义”。德彪西正如法国印象主义画家或象征主义诗人,谁又能匹敌其于唤醒过眼烟云般的感觉与朦胧烟雾般的气氛。   印象主义音乐虽说在技巧方面未能造就横贯时代般的十全十美,然而它却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大约200年的时间里充当了瓦解继承传统的第一个“主人公”,理所当然地成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领路人。   音乐中体现印象主义之感是从散发诗之情趣的舒曼、李斯特、肖邦等人的抒情小品中。在舒曼的《幻想曲》、肖邦的《夜曲》或《前奏曲》、李斯特的《旅行岁月》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印象主义感觉的微妙色彩、难以用语言表现出来的微略情趣以及色感,还有轻柔而又朦胧的感觉,而这一切都融入于印象主义之中,实难辨出真伪。不过在音乐之所谓印象主义概念的围栏下,真实地紧步于印象主义音乐的是从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中。除了德彪西和拉威尔,其他作曲家并不是百分之百地追踪了印象主义其原本,而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种局部融入到作品中的程度。能够感知德彪西作品的作曲家举不胜举,从如西班牙的法利亚、意大利的雷斯皮基、德国的雷格、英国的戴留斯等。总之,纯粹印象主义音乐在1890年和1920年期间广泛波及于西欧,即可以把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看作印象主义音乐的初期,而可以把1918年德彪西的与世长辞看作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隐遁。   二、印象主义和浪漫主义美学观的相互关系   印象主义音乐在其创作指向中能够看到大相径庭于浪漫主义音乐,即在目的上就已显现出了南辕北辙的迹象来,然而一方面,印象主义音乐在很多地方承传了浪漫主义文学,这总是事实。譬如远离日常生活与现实音乐,以敏感的感受为基础去重视“微妙”,从而给人一种柔弱而又朦胧之氛围和色彩感之肖邦与舒曼的诗韵小曲同印象主义音乐极其相似,而要说有区别那只是印象主义文学重视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无法看到的“联觉”。   还有,浪漫主义文学憧憬和渴望并追求一种现实中看不到的美,而当难以寻求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它就体现出一种充满矛盾的姿态来,主要体现于对异彩和异国情调之憧憬。印象主义则更加关心、更加深层次强烈刻画这些异彩和异国情调。如正像比才的《卡门》、威尔第的《阿依达》、普契尼的《蝴蝶夫人》,他们并不满足于将日常生活载于异国风采的程度上,而是积极努力,开始寻找一种异彩斑斓的异国情调,而展现在眼前的只是一个对写实主义的视觉,还有对刹那间得到的印象客观化的转移。   我们把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可以看作是一种国民乐派。从19世纪中期开始崛起的国民主义音乐,正是直到19世纪末欧洲周边国家欲以从德国、法国、意大利音乐这个音乐宗主国中解脱出来的动向。从这一点上来看,正因为19世纪后期的法国音乐界深受德国音乐的支配,于是德彪西的心里充满了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