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在体内转运和代谢转化
第十七章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转化 第一节 药物代谢转化的类型和酶系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二、药物代谢转化概述 生物转化的概念 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The process of the chemical alteration of some nonnutritive substances by metabolic reaction in vivo. 非营养物质: 既不作为构建组织细胞的成分,又不作为能源物质。 三、药物代谢转化的类型和酶系 (一)药物代谢第一相反应(非结合反应) 1. 氧化反应类型、酶系和作用机制 氧化反应——最多见的生物转化反应 微粒体依赖P450的加单氧酶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依赖P450的加单氧酶(monooxygenase) 存在部位:微粒体内(滑面内质网) 组 成:Cyt P450,NADPH+H+, NADPH-细胞色素 P450还原酶 催化的基本反应: RH+O2+NADPH+H+ ? ROH+NADP++H2O 2. 还原反应 3. 水解反应 (二)药物代谢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1. 葡萄糖醛酸结合 2. 硫酸盐结合 3. 乙酰化结合 4. 甲基化 5. 氨基酸结合 6. 硫氰化物的生成 第二节 影响药物代谢转化的因素 一、药物相互作用 二、其他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第三节 药物代谢转化的意义 一、清除外来异物 二、改变药物活性或毒性 三、对体内活性物质的灭活 四、阐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2.药物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 药物穿透膜的难易和血流量(包括心排出量,局部血流量和组织灌注速率),如: 肝代谢利多卡因,受肝血流量影响,心衰、出血或静滴去甲上腺素,由于肝血流量↓利多卡因消除减慢。 (2). 药物-蛋白结合物的多少 少,游离药↑致A型不良反应,如: 低白蛋白血症服用保泰松可因抗凝作用过强出血不止。 (3). 药物-组织成分结合引起A型不良反应,如: 四环素与新形成的骨螯合抑制新生儿骨骼生长和造成四环素牙。 3.药物消除 影响药物代谢速率的因素: (1) 肝功能 肝功不良→药物代谢↓→药蓄积→A型不良反应。 (2) 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如: 苯妥英钠300mg/d,血浆浓度为4~40μg/ml,当血浓度20μg/ml,可出现眼球震颤,昏睡,运动失调等A型不良反应。 (3) Cyt P450酶基因多态性,可致某些药物的表型快代谢和慢代谢,如: 红霉素可以抑制Cyt P450酶而抑制西沙必利代谢→药↑→A型不良反应。 * 基因多态性与表型: ①表型与基因型——某一机体可以观察到的特征;与表型(表现型)相应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 ② 基因多态性——基因DNA序列存在的个体差异,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差异超过地球人口总和(配型难)。 五、对寻找新药的意义 六、对某些发病机制的解释 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结合反应在药物代谢转化是很普遍的。 * 葡萄糖醛酸基的直接供体: 催化葡萄糖醛酸基转移到多种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分子(如醇、酚、胺、羧基化合物等)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能催化逆反应。催化逆反应的是另外的一种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具有水解和转移葡萄糖醛酸的作用。 一般来说,酚羟基比醇羟基易于葡萄糖醛酸结合。 含硫氨基酸产生的硫酸根,一部分以无机盐的形式随尿排出。另一部分经ATP活化成活性硫酸根。 如雌酮结构中的酚羟基与PAPS中提供的硫酸根结合,在硫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转变成雌酮硫酸酯化合物。 乙酰氨基苯磺胺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可引起尿道结石,适量服用小苏打可提高其溶解度。aminobenzene sulfanilamide 氨基苯磺胺(由百浪多息protosil还原而来,前面内容中有) 甲基化反应对儿茶酚胺类活性物的生成(活性增加)和灭活(活性降低)起着重要作用。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儿茶酚胺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统称。 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N-甲基化生成肾上腺素 7.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药物口服或腹腔注射首先到肝而后进入体循环。 由于药物在肝迅速被代谢,因此通过体循环到达效应器官的未代谢药物较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一全解.ppt
- 脉冲振荡肺功能简介分析.ppt
- 脐尿管病变CT表现分析.ppt
- 脊柱转移癌患者护理查房概述.ppt
- 脊髓损伤康复探讨.ppt
- 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概述.ppt
- 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病人护理探讨.ppt
- 脑卒中后物理因子治疗林松讲解.ppt
- 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降压策略全解.pptx
- 脑内血肿MRI表现规律李国华解析.ppt
- 2025年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夺冠).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必背【达标题】.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题库带解析含答案【研优卷】.docx
- 2025年公职人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题库带解析及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安徽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精选答案.docx
- 2025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有一套】.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题库带解析附参考答案(培优).docx
- 2025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试卷带解析含答案.docx
- 2025年安徽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网校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