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干出血讲义资料.ppt
LOGO LOGO 脑干出血 脑干解剖 脑干内部结构 灰质 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白质 上行传导束 内侧丘系和交叉 脊丘系 三叉丘系和交叉 下行传导束 锥体束 网状结构 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的分布规律 第Ⅲ——第Ⅻ对脑神经核 躯体运动核 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 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躯体感觉核 三叉神经感觉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 内脏运动核 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 神经背核 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 躯体运动核 名称 位置 支配 动眼神经核 中脑 眼外肌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脑桥 舌下神经核 延髓 舌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 脑桥 咀嚼肌 面神经核 脑桥 表情肌 疑核 延髓 咽喉肌 副神经核 延髓颈髓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躯体感觉核 名称 位置 功能 三叉神经感觉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中脑 头面部深感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 脑桥 头面部浅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延髓 前庭神经核 延髓脑桥交界 平衡觉 蜗神经核 听觉 内脏运动核 名称 位置 功能 动眼神经副核 中脑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上泌延核 延髓脑桥交界 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下泌延核 腮腺 迷走神经背核 延髓 胸腔脏器腹腔脏器大部 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 位于延髓 管理味觉和大部分胸腹腔脏器的感觉。 非脑神经核 名称 位置 功能 薄、楔束核 延髓 本体觉、精细触觉传导路的中继核 红核 中脑 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活动 黑质 产生多巴胺(中枢神经递质),调节运动 内侧丘系和交叉 发自薄、楔束核,在延髓上部交叉,止于丘脑。 传导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在脑干下部行于中线两侧;在脑干上部略偏向外侧。 交叉以下损伤,同侧感觉障碍;交叉以上损伤,对侧感觉障碍。 脊丘系 是脊髓丘脑束的延续,上行止于丘脑。 三叉丘系和交叉 发自三叉神经感觉核,在脑干各高度上陆续交叉,止于丘脑。 传导头面部的浅感觉。 交叉以下损伤,同侧感觉障碍;交叉以上损伤,对侧感觉障碍。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素 皮质脊髓束: 发自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上部 在延髓下部(锥体交叉)不完全交叉:交叉后的纤维为皮质脊髓侧束,未交叉的纤维为皮质脊髓前束。 锥体束 锥体交叉模式图 皮质脊髓束在延髓锥体下段经过锥体交叉。 同侧皮质脊髓前束 对侧皮质脊髓侧束 发自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下部 支配脑干的躯体运动神经核 面神经核下半部、舌下神经核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其他核团受双侧支配。 皮质核束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由散在的神经元胞体和纤维交织而成,在进化上属古老的结构。 网状结构与脑的其他部位和脊髓有广泛的联系。 功能 网状脊髓束:易化伸肌张力。 网状上行激动系统(ARAS):来自各部的感觉信息投至网状结构,由此向上,经间脑中继,投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影响意识水平和注意力,使人处于觉醒状态。 调节内脏活动。如呼吸、血压、泌涎、呕吐等的调节。 中缝核:与镇痛和睡眠有关。 病因 原发性脑干出血 高血压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国内有资料报道为78.1%,少数患者血脂增高或有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病史,这些因素均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联,故脑动脉粥样硬化为脑干出血的次要原因。其他还有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口服避孕药及抗凝有关。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其原因可能与病前个体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重体力劳动及健康状况有关。 病因 继发性脑干出血 继发性脑干出血的发生与脑干周围组织对脑干压迫的速度,及周围组织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都有关系。继发性脑干出血多发生于中脑及脑桥上段。约半数患者继发于大脑半球深部出血。脑梗死继发脑干出血:脑梗死后由于脑水肿等导致脑干受压、变形、移位致使脑干内微小穿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被牵拉、破裂而出血。 病理 脑干的大体解剖部位:原发性脑干出血桥脑出血占90%以上,中脑出血少见,延髓出血罕见,从临床病历分析桥脑出血病历最多,一般认为旁正中动脉是桥脑出血源动脉,此动脉呈直角从基底动脉发出,且其血流方向与基底动脉血流方向相反,故易受血压之影响而破裂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可分3型:(1)被盖基底型;(2)基底型;(3)被盖型。 流行病学 脑干出血约占脑内出血的6-9%。 在脑干出血中脑桥出血占80%,中脑出血约15%,延髓出血约5%。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病死率极高。脑干出血量在3ml以下的,死亡率70%左右。脑干出血量在5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10ml以上的死亡率100%。 中脑: 上丘-视反射 下求核-听反射 顶盖前区-瞳孔对光反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