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终结.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第五讲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正确认识近代 中国的革命 “告别革命论”的观点 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搞糟了”,“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朝廷,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所以,自辛亥革命以来,就是不断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大革命’,最后就是 49 年的革命,并且此后毛泽东还要不断革命。直到现在,‘革命’还是一个好名词、褒词,而‘改良’则成为一个贬词,现在应该把这个观念明确地倒过来;‘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革命常常是一种情感激流,缺少各种理性准备”,它“容易使人发疯发狂,丧失理性”,“革命必将带来灾难”。 “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它破坏了一种政治框架之后,并没有提供新的政治框架”。他们扬言,要“告别革命”。 (一)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 ,而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列宁:“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下去。” (二)对于革命与改良,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而作抽象的价值评估。 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变革过程中,究竟是采取革命的方式比较好,还是采取改良的方式比较好,完全取决于该国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阶级状况、历史状况、大众心理等等。 (三)革命的目的不是破坏而在于建设,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革命无疑要有破坏,但不是“破坏一切”。革命的目的是建设,破坏与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关系。不破坏旧的政权和阻碍社会发展的旧事物,就不可能建设新的政权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孙中山说得好:“革命之有破坏,与革命之有建设,固相因而至,相辅而行者也”; “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相行,犹人之两足,鸟之两翼也”。 (四)“告别革命论”不是学术研究更不是什么新观点。 “告别革命论”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观点(不过是把老祖母的嫁妆翻出来开时装店),也不是什么学术研究,而是要表达一种政治倾向,一种政治情绪。否定革命,必然要否定革命的胜利果实,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辛亥革命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帝国主义全面控制清政府 日俄战争(1904—1905)→《朴茨茅斯条约》 英国侵略西藏 清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怨沸腾“ 自古未闻屎上税,如今只有屁无捐” 梁启超 《中国国债史》(饮冰室合集·文集24) “业之至秽至贱者灰粪有捐,物之至纤至微者柴炭酱醋有捐,下至一鸡一鸭一鱼一虾,凡肩挑背负,日用寻常饮食之物,莫不有捐”,“田亩所出之物,谷米上市有捐,豆蔬瓜果入城有捐”。 胡思敬奏折 “力不能胜,弃田潜逃者比比也”。 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 “这世界不得了,富的富得不得了,穷的穷得不得了, 不造反不得了” 。 --辛亥革命前民间歌谣 1902-1911年“民变”1300多起。 1、工人反抗接连不断。据统计,1901~1905年,较大的工人斗争达25次 。 2、农民暴动如火如荼。1901~1905年,各地反洋教斗争49起,抗捐抗税73次,其中暴动36次,罢市22次。 3、少数民族斗争层出不穷。 1905年各地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计90余次,1909年130余次,1910年290多次。湖南长沙抢米风潮和山东莱阳抗捐斗争最为激烈。 4、资产阶级领导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运动以及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等。 3、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1)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目的:“非变西法不能化中国仇视外国之心,不能化仇视朝廷之见”,“变法则事事开通,各国商务必然日加畅旺”;“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收人心以固国基”。(“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从1901~1905年,清政府陆续颁布30多道上谕,推行新政,史称“清末新政”。 1901年4月,督办政务处成立,作为推行新政的机构。 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清政府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 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也说:“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兴起和发展 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