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研讨

现代文阅读复习 ------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含义 高考回眸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即每年必考。 2013年全国大纲卷、广东卷、山东卷、江西卷、重庆卷、江苏卷、浙江卷、天津卷、福建卷等共9套题涉及此考点。 什么是文中重要词语? 1.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主旨的;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类词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远指、近指、不定指等)的;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词类活用等; 理解词语的含义答题模式 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策略—— “三联系、一依托” 词义题的考查形式:一是考查词语在句中的含义;一是考查词语所起的作用。 1、联系语境(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的含义。 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意义和特殊用法的词语要这样来理解。 例如:2010年四川《自然》(见《步步高》P119) 思考: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而第四段加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受: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词义 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例如:鲁迅《故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这里的“高墙”是什么意思? 答案:比喻说法。指作者对故乡的失望;或者作者和故乡的人们的隔膜。 3.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义。 例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中“颇不宁静”如何理解? “颇不宁静”在文中指现实世界与作者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的不协调而导致的内心苦闷、彷徨;另一方面是作者对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的产生的不满情绪。 4、依托修辞挖掘词语的含义。 例如:《荷塘月色》:“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中的“酣眠”、“小睡”分别指什么? 这两个词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本体是“月色”。所以其意义为: “酣眠”喻满月的“朗照”;“小睡”喻疏云遮掩的淡淡月色。 小结: 1、“三联系”“一依托”理解词语的含义。 2、常用答题模式: 词语本义+语境义+在情感、主旨、修辞等方面的作用 3、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 (1)形象性作用 (2)精确性作用 (3)结构性作用 (4)表达思想、感情等作用。 牛刀小试 1、《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换成“照”、“淌”可以吗?) 2、《拿来主义》: 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孱头——比喻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比喻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废物——比喻崇洋媚外、全盘接收的投降主义者) 命题者常常选取的重要语句包括 1、结构复杂的句子 2、表达段落和文章中心的句子 3、结构上有起承转合作用的句子 4、运用了某种技巧表意含蓄的句子 5、文中内含因果联系的句子。 句意理解题答题模式 句意理解题答题模式 例1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哲学家和诗人是什么样的人? 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