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语录.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基础教育语录

※ 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可用五个字来概括其要点——真、实、深、化、长。 ※ 所谓“真”,是真心、真问题、真话、真做研究,做真研究,这样就有真实的生命成长。“真”,是新基础教育打底的理念。 ※ 对实践要有尊重和敬畏;对实践要有温情和敬意。 ※ 所谓“实”,“实”在“日常”;“实”在“过程”;“实”在“重建”;“实”在“细节”。 ※ 谁最懂教育,最理解教育的核心,一定是有教育教学过程的人。站在外围看教育是远不如站在里面做教育的人更懂教育。 ※ 教研过程的九步法:专题性上课、专题性报告、专题性说课、组内同事专题性评课、提问和质疑、团队回应、集体评课、二度反思、教学重建。 ※ 单元类结构是一种整体性教学,包括三种课型:单元导读课、单元推进课、单元总结课。 ※ 评课文化在于两个字“真”说真话;“实”,要做鉴赏家,还要做批评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重要的是做建筑家,也就是根据症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这反映出评课的三项素质:透析力、诊断力、重建力。 ※ 被评课者要有“二度反思”,这样,训练自己倾听他人的能力,让耳朵始终保持张开的状态、提升捕捉信息、资源的能力。 ※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1.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能力、方法、习惯。培养训练的起点是从同桌合作开始的。 ※ 2.小组要有分工,如,主持人、监督员、记录员、发言人、补充发言人等,要实现分工的育人价值,也就是,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担当。这样才能有成长、有发展。 ※ 3.组内交流的规则是弱者先说,强者是作用是最后的概括、总结、提炼。 ※ 4.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小组认为”。 ※ 5.评价反馈,评价谁?评价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体,还要评价小组合作的质量。谁来评价?教师、小组之间,还可以自评。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 ※ 6.合作学习要体现年段的特征,还有学科知识的特征,如语文,文本的各种体裁应有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 ※ 老师心中要有两套板书,一套是静态的,也就是我们的板书设计,上课的时候做搬运工;还有一套是动态的板书,它是不确定的。老师要捕捉、提炼,要提供资源、提供支架。 ※ 教育要“深”,“深”到哪里去?“深”到价值取向里去;“深”到思维方式里去;“深”到行为习惯、技能和基本功。 ※ 一名学生把别人的橡皮掰断了,老师上班会课的时候把他叫到讲台前,先批评了这位同学,再请班级同学一一批判他,最后,老师把一件“精心”准备的毛衣套在了他的身上,最后总结说——这节班会课开得很好,让我们每一个人懂得了要爱护一块小小的橡皮。BBC讲的一个中国教师的故事。 ※ 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副眼镜,这幅眼镜就是你看待世界的视角、眼光、尺度、标准。是无处不在的价值取向。 ※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叶澜) ※ 好课的标准,一个字——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 很多老师教案意识太强,有教案情结,一上课,怀揣着教案,一路狂奔。 ※ 有学校成立了“磨课俱乐部”,也有叫“煮课”,还有叫“熬课”。(我以为可以叫“炼课”)其实家常课最养人。 ※ 现在课堂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成为交流的全部,我把它成为老师对学生的单挑。课堂的交流应是网状互动,有同桌交流、有小组交流、有组间交流。教师要由垂钓高手变成编织高手。 ※ 课堂要开放,“放”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权利,提问权、质疑权、工具权、总结权还给学生。 ※ 好老师是有“课感”的,这种“课感”主要有两点——推进感、生长感。 ※ 滑冰课、转圈课、刨坑课都不是好课;好课一定是攀岩课,充满着刺激与挑战,师生共同经历着探险和冒险,是拔节课。 ※ 三个关键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课前——要想教师为什么要教,教的理由;学生为什么要学,学的理由;什么是已经不需要教的,要做减法。课后——想教的和实际教的差异,是多教了,还是少教了?学生实际学了什么,差异在哪里? ※ 一位德国学者问中国妇女,21路车走了没有,中国妇女说,”可能走了。“学者一头雾水。——精确的德国人遭遇模糊的中国人,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 以前有一位”一抓准“(卖东西不用秤,用手抓,毫厘不差),后来被评为”全国劳模“。要是在德国,是要被开除的。 ※ 思维的品质会阻碍专业的发展的,比如,清晰度、提炼度、准确度、创新度,都是专业品质的要素。我的博士论文36万字,单被问及”核心问题“”核心观点“的时候,我半天也回答不出。李泽厚说,一个问题,500个字你还说不清,就不要学哲学。 ※ 派纳教授说中国教育改革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这是点状思维,割裂思维,二元对立思维,非此即彼思维,极端化思维。 ※ 叶澜教授所说,好课要看”教“与”学“如何互动生成的质量。这是关联思维、整体融通思维、综合渗透思维。也就是天人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