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崎病19例临床剖析
川崎病19例临床剖析
摘要:目的 通过对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特点的分析,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至今收治的典型川崎病例及不典型川崎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9例患儿年龄在2月~7岁,平均年龄2.4岁,入院后68.4%误诊为其他疾病。各种川崎病临床表现发生率分别为:发热95%、四肢改变95%、口及唇变化89.5%、眼睑结合膜充血68.4%、淋巴结肿大(包括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52.6%、多形皮疹42.1%。19例中合并有腹泻症状者3例,合并咳嗽、流涕、喷嚏等呼吸道症状者7例。异常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占89.5%、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占36.8%、血沉大于40mm/h占80%、血小板升高占68.4%、C反应蛋白大于30mg/L占81.3%、贫血发生率占47.4%,19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心肌酶谱升高;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心房增大及冠脉扩张等心脏病变发生率为46.2%;肺炎、支气管炎发生率为52.6%。结论 本研究中川崎病患儿发热、肢端及口唇改变及眼睑结合膜充血均较常见,但大部分患儿病初只有发热,其他表现并不典型,这给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但实验室检查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大于40mm/h、C反应蛋白大于30mg/L、贫血等常可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关键词:川崎病;不典型川崎病;分析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首次报道。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血管,冠状动脉病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重者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川崎病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1],在我国该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该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本研究对我院2010至今收治的川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该病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至今收治的典型川崎病例及不典型川崎病例临床资料,共19例,年龄在2月~7岁,平均年龄2.4岁,男12例,女7例,男女比例1.7:1。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
1.3川崎病诊断标准[2]:发热5d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①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②多形性红斑;③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④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⑤颈部淋巴结肿大。如临床表现中不足四项,但超声心动图有冠状动脉损害,亦可确诊为川崎病。
2结果
在川崎病的各种临床表现中,发热及四肢改变最常见,其次是口及唇变化和眼睑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及多形皮疹相对少见,与报道相符[3]。详细结果见表1。
辅助检查中外周血白细胞、血沉及C反应蛋白升高均较显著,血小板升高病例也较常见;部分病例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谷丙转氨酶及CK-MB升高;不同年龄按不同标准统计,有47.4%的患者发生贫血表现;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心房增大及冠脉扩张等心脏病变发生率为46.2%;合并肺炎、支气管炎者占52.6%。见表2。
3讨论
川崎病分典型川崎病及不典型川崎病,本研究中不典型川崎病例为4例,发生率为21.1%,与文献报道一致[4]。典型川崎病及不典型川崎病均以发热及四肢改变最常见,其次是口及唇变化和眼睑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及多形皮疹相对少见。本研究中虽然发热、四肢改变、口及唇变化及眼睑结合膜充血症状比较多见,但因病初表现不明显,入院后有13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为68.4%。显然,只靠临床症状诊断川崎病是远远不够的。
临床出现较高误诊率的原因之一考虑与本病早期表现不明显,且常常合并呼吸道感染有关;另外,不典型川崎病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早期诊断该病的难度。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症状虽比典型病例较少,但其实验室诊断指标是一致的。200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不典型川崎病指南中提出C反应蛋白大于30mg/L,血沉大于40mm/h,以及病程7d后血小板大于450×109、谷丙转氨酶、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贫血低于同龄正常值、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及尿WBC10个/HP等都提示川崎病可能, 如同时具备上述实验室指标中3项以上对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更有意义。
既往川崎病心脏病变多指冠脉病变,但川崎病除可累及冠状动脉外,还可累及心包、心肌、心脏瓣膜等,本研究中除冠脉病变外,还有心房增大及二尖瓣、三尖瓣病变病例,总心脏病变发生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指导手册(完整版).pdf
- 体外诊断试剂采购验收流程.docx VIP
- 2025年污水厂技术交底.pdf VIP
- 体外诊断试剂储存管理制度.doc VIP
- 摩托艇庞巴迪GTI130维修手册通用GTI90, GTIRental, GTI130, GTISE130, GTISE155, GTR230, GTR-X230, Wake155 - 中文维修手册.pdf
- 符号、图形、运算、推理、模型五大模块精讲《人文数学》.pdf VIP
-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ppt
- 第11章-有色金属焊接.ppt VIP
- 第2课 抽象与建模 课件 2025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浙教版.ppt
- 小净距隧道施工细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