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检测 新人教版.docVIP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检测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检测 新人教版

PAGE PAGE PAGE 3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民族工业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2.(2018安庆)《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张謇 D.严复 3.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材料表明此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处于(  ) A.萌芽阶段 B.“短暂的春天” C.再度受挫阶段 D.不平衡阶段 4.“一战期间,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一战后,欧洲列强迅速增加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中国民族工业大批倒闭。而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商业活动处处受到牵制。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的掠夺 B.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 C.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 D.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5.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8淮阴中学)19世纪后期,西方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 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如图服装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抗战胜利 8.下列反映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变化的是(  ) A.身披西洋服,脚穿西式履 B.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C.官场“大人”“老爷”叫不停 D.小脚一双三寸莲, 作揖跪拜大人前 9.“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躯之礼逐渐风行开来。”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 B.鞠躬礼体现等级观念 C.礼节变化未受到西方影响 D.传统礼节被彻底废除 10.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下列图片中,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1)这首民谣反映了哪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2)“翎顶补服灭”体现了什么?结合所学说说“新礼服”主要有 哪些? (3)“剪发兴,辫子灭”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上述变化在各地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说明理由。 答案:(1)辛亥革命。 (2)体现封建等级的服饰被废止。中山装等。 (3)民国建立后,孙中山颁布“剪辫令”,各地掀起了剪辫运动。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12.(核心素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讲,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强”和“求富”的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到了263 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年份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工厂数 33 34 29 23 材料三 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