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剖析
西部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剖析
本文以民族为基本单位,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51个民族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各个民族的人口城市化率存在巨大差异,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近20倍,城市化水平的民族差异远大于其地区差异。文章分析了影响各民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各民族人口的城市化率高低,与所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以及所在地区的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比例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关键词:西部地区 民族人口 城市化率 计量分析
作者邓艾,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地址:兰州市,邮编730030。
一、引言
城市化是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参见\[美\] Dwight H.Perkins:《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挑战》,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序言,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现状、特点和影响等因素作了深入研究,有大量的文献可以参考借鉴。其中Goldstein,参见Goldstein, S., Urbanization in China, 1982-87: Effects of Migration and Reclassifica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16, No.4, pp.673-701, 1990。B. M. Popkin,参见B. K. Popkin, Urbanization, Lifestyle Changes and the Nutrition Transition, World Development Vol. 27,No.11, pp.1905-1916,1999。Chan和Hu,参见Kam Wing Chan and Ying Hu,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the 1990s: New Definition, Different Series, and Revised Trends, The China Review, Vol. 3, No. 2(Fall 2003), pp.49-71。李楠和李树茁,参见李楠、李树茁:《区域人口城市化研究》,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王小鲁和夏小林,参见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陈甬军和陈爱民参见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作了经验实证分析。然而,国内外已有的城市化研究,大多以特定的地域空间为研究单位,探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而研究特定社会群体的城市化问题,尤其是研究民族人口城市化问题的学术文献甚少,有关的量化分析则几近空白。本文以民族为基本研究单位,对中国西部地区51个民族成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差异,以及影响民族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
城市化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水平。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内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的11个省区(市),即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重庆。在本文中,“西部地区”仅指中国西部12省区(市)中多民族聚居的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11个省区(市),不包括陕西省。所分析的民族成份中,选取了各民族的西部地区人口数占本民族全国总人口数20%以上的51个民族,其中包括全国56个民族中的汉族和50个少数民族,不包括畲族、满族、黎族、赫哲族和朝鲜族。城市人口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的“市人口”和“镇人口”的合计数。2000年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西部地区50多个民族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民族人口城市化率的最高值(俄罗斯族)与最低值(东乡族)之间相差近20倍,而全国31个省区(市)中城市化水平的最高值(上海、北京)与最低值(西藏)之间的差距也只有4倍左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省区(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口城市化率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塔塔尔族的人口城市化率高达48%―80%,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人口城市化率却在20%以下,塔吉克族的人口城市化率仅为8%。从城市化水平隐含的经济社会意义上看,中国的民族发展差距,远大于广受人们关注的地区发展差距。
表1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管材安装合同范本(12篇).docx VIP
- 滇人版 七年级 第九册 第10课 文件合并与超链接课件.pptx VIP
- 古镇商业运营与旅游开发思路.pptx VIP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pdf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形考作业(五)配置DNS服务实训.docx VIP
- 高钾血症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xx河防洪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新解读《GB_T 17934.3-2021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冷固型平版胶印》最新解读.pptx VIP
- 简式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中英文).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