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试真题)新人教版.docVIP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试真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试真题)新人教版

PAGE PAGE 9 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 (2017·江苏单科,29,2分)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 D )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解析】漫画显示的是:如果水龙头水流出来得比较急,下面碗中接到的水就比较少;如果水龙头水流出来得比较平缓,下面碗中接到的水就比较多。由此可知,漫画蕴含着对立统一原理。A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观点,B体现了运动的观点,C属于一种自然现象,均不符合题意;D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符合题意。 2.(2017·江苏单科,31,2分)在古希腊时期,由eq \r(2)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C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解析】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归纳为“毕达哥拉斯悖论”“芝诺悖论”→数学危机→引入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扩大。由此可见,矛盾推动了事物发展,C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且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能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A、B、D均不选。 3.(2017·北京文综,25,4分)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体现了“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坚持了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是辩证思维的体现,①符合题意;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表明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②符合题意;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③说法错误;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并不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④说法错误。 4.(2016·课标Ⅰ,21,4分)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末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B )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对一个人工作的评判主要是看成绩还是错误,体现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应看主流,①④观点正确;材料中没有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②不选;材料中没有涉及矛盾双方即成绩和错误的转化问题,③不选。 5.(2016·课标Ⅲ,20,4分)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A )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根据题意,“履不必同,期于适足”,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①正确;“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体现了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②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③观点错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实践,而不是人民群众的意愿,④不选。 6.(2016·江苏单科,29,2分)有研究表明,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据此发展起来的数据声音化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检测癌细胞,并探测来自太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