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永续发展奖永续校园简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永续发展奖永续校园简介

營造永續與健康生活的校園環境 張子超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一、永續發展的意涵 1980年「世界自然保育方略」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的宣言,使永續發展定為世界各國共同的發展策略與目標。1992年聯合國召開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通過了舉世矚目的「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進一步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規劃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十年後〈2002年〉聯合國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約翰尼斯堡高峰會(The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Johannesburg Summit),檢討人類社會落實永續發展的成果。 2002年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討論的焦點是水與衛生〈Water Sanitation〉、能源〈Energy〉、健康〈Health〉、農業〈Agriculture〉、與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等五個主題〈WEHAB〉。與1992年在里約舉行的地球高峰會所討論的焦點作比較,可以發現永續發展議題內涵,更直接接近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如水、能源、健康等等。這個現象正反映出人類環境典範的轉移,由較為侷限的自然生態保育,擴充至全體環境的關懷,其中更強調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如窮困的民族、弱勢的原住民、婦女與兒童。 永續發展具多元性與整合性的特質,其內涵含括經濟的觀點、環境的立場、與社會發展的考量: 經濟性的目標:永續發展概念是「滿足當代需求的發展,但不損害後代需求的能力」〈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所下的定義〉。 社會性的目標:永續發展的定義是:「生存於不超越維生系統的負荷力之情況下,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這是1991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International Union of Conservation for Nature)、聯合國環境計畫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d)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World Wildlife Fund)聯合出版『關懷地球—一個永續生存的策略(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所提出的定義。 環境性的目標:永續發展的定義是:「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和更新能力」〈1991年國際生態學聯合會(INTECOL)和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聯合召開永續發展討論會,對永續發展的定義。 二、教育是人類追尋永續發展的必要途徑 人類實踐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扮演絕對必要的角色,這是歷次重大國際會議的共識。聯合國秘書長在2002年的永續發展高峰會上指出:『教育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鎖鑰,教育民眾永續發展,並不只是把環保的內容加入課程中,還要促成在經濟目標、社會需求、與生態責任間的平衡,教育必須讓學生具有與社群永續發展及生活的相關技能、視野、價值、和知識,這必須是科際整合,結合不同學科的概念與分析方法。』推動永續教育具有以下幾個重要意涵: 〈一〉呼應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 永續發展的源起與發展,緊扣著國際環保的思潮和行動。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1972〉發表「人類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啟始了人類與自然環境良性互動的新紀元。接著在1983年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關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個議題,象徵環保的內涵由對自然環境的關懷,擴充到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關懷。「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宣言,呼籲全球對自然環境與弱勢族群的認同與關懷。1992年的「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規劃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強調對未來世代的關懷與對自然環境資源有限性的認知,及對弱勢族群的扶助。永續教育的推動正回應著這一波的世界潮流趨勢。 〈二〉涵括個人發展、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豐富內涵 九年一貫課程的課程目標,包括人與自己,強調個體身心發展;人與社會,強調社會與文化;人與自然,強調自然與環境等三個層面。永續教育的內涵可以視為環境教育的擴充,包含人與自己、社會及自然三個層面:對個人成長而言,永續教育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