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白魔芋病害防治技术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屏山县白魔芋病害防治技术初析

屏山县白魔芋病害防治技术初析   摘 要 四川屏山县是白魔芋的主要产地,气候、土壤等环境十分适宜种植白魔芋。但由于农户管理不到位,导致白魔芋病害严重。文章主要介绍了白魔芋种植中最容易发生的软腐病和白绢病的防治技术,以期对屏山县的白魔芋种植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白魔芋;病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19   近年来,由于农户的白魔芋种植技术和管理不到位,导致白魔芋病害问题严重。笔者结合多年的白魔芋种植和管理经验,针对白魔芋易发和高发的软腐病和白绢病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白魔芋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   1 白魔芋软腐病的防治   1.1 白魔芋软腐病的主要特点   白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细菌病害,病原又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发病机理是因种芋本身携带细菌或种植地的土壤中带菌,导致细菌传染。软腐病病害对白魔芋种植影响主要表现在:病害发生贯穿于白魔芋生长的整个周期,且十分难防治[1]。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菌种活力能长达2 a之久,病菌能附着在病菌感染体和魔芋病球茎上越冬,土壤成为病菌的主要传染载体。贮藏期的带菌种芋能通过表皮伤口或气孔等部位传染其他种芋。田间则主要是通过虫咬伤口、机械耕作伤口等入侵植株,病菌通过虫咬或水接触进行传播。   软腐病病菌可在4~38 ℃间存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 ℃,软腐病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病害一般从6月开始,到8月末-9月初最为严重,气温降低时病害也随之减少。如果耕地密植或排水不畅,湿度过大,容易导致软腐病的传播。   1.2 白魔芋软腐病的症状   软腐病的主要症状是:受侵害部位一般发生在白魔芋的叶子和块茎上。软腐病病菌感染贯穿于魔芋生长的多个环节。在白魔芋的出苗期,感染了软腐病的魔芋叶苗顶端卷曲,叶片卷缩,接近土壤部分叶柄或种芋腐烂;白魔芋的生长期,病症表现为叶片分生处出现暗绿色斑点,随着斑点扩大,芋体开始腐烂[2]。细菌沿植株体内导管向上入侵叶片,向下入侵魔芋块茎,叶片和块茎受侵染后发生腐烂,并伴有恶臭,叶片发黄萎缩;白魔芋的储藏期,软腐病也会发生烂芋现象。   1.3 白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在白魔芋苗株发出后,要及时关注软腐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菌植株,要立即将植株挖出,另选地深埋;同时,注意要将感染病菌的植株附近的土壤一起挖出,并在挖出土窝内和附近撒上石灰粉,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将土窝踩平,防治病菌扩散。或用70%敌克松可湿粉剂对600倍水进行稀释对发生病菌的土壤周围进行喷洒和灌穴。苗株展叶后,要及时喷洒百菌清进行防护[3]。当发现感染病株后,要72%农用链霉素对水对全田进行全面喷洒,每隔10~12 d再次用链霉素进行预防,预防3~4次。在魔芋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局部的黄叶要仔细辨识,叶片发黄时可能地下的块茎已经被感染。   2 白魔芋白绢病的防治   2.1 白魔芋白绢病的主要特点   白绢病跟软腐病不同,是一种真菌病,是由白绢薄膜革菌引起的病害。白绢病的发病机理与软腐病类似,也是以土壤为媒介,通过土壤中残存的菌丝或菌核进行侵染,或通过魔芋的伤口进行侵染。白绢病的菌核侵入植株后会分泌毒素和分解酶,导致植株根基腐烂。也可通过雨水、灌溉水或农耕操作等进行蔓延,感染其他植株。   白绢病病菌最适宜蔓延的温度为32 ℃左右,也喜高温天气,病害一般从6月末开始,7月上旬-9月上旬为高发期,随着气温的降低,病害也逐步减少。白绢病极易发生在七八月雨后强日光照射时。   2.2 白魔芋白绢病的症状   白绢病的主要症状是:受侵害的主要部位在靠近地面的叶柄基部。感染初期,叶柄基部呈水渍状暗褐色斑点,叶柄逐步腐烂,叶片变黄。3~5 d后病变部分长出白色绢丝菌丝;感染后期,菌丝生成为菌核,菌核由白色慢慢变为褐色,呈圆形[4]。随着病菌向茎部不断蔓延,地下的块茎感染后发生腐烂,伴有恶臭。白绢病与软腐病多同时发生。   2.3 白魔芋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白绢病防治的重点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土壤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真菌数量,降低其繁殖能力。对土壤消毒可在白魔芋种植前播撒生石灰,一般播撒750~1 500 kg/hm2生石灰,撒匀后翻地,7 d后再播种种芋。   大田防治可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除害。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2%农抗120、70%代森锰锌和78%科博、50%多菌灵防治效果很好,杀毒矾效果次之。要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就及时喷洒药剂,药剂的有效期一般为20 d左右。   3 白魔芋病害防治注意事项   3.1 优选种芋   白魔芋的种植要从优选种芋开始。种芋的选择要求:个头适中,呈圆形,芋窝小,种芋芽孢饱满,表面光滑无伤口或虫害,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