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虫棉田棉盲蝽发生程度加重原因剖析及治理对策
抗虫棉田棉盲蝽发生程度加重原因剖析及治理对策
摘要 随着抗虫棉种种植面积的扩大,棉盲蝽近几年逐渐发展成为大丰市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分析了大丰市抗虫棉田盲蝽重发原因,提出了科学防治棉盲蝽的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 抗虫棉;棉盲蝽;重发原因;对策
2000年以来,随着我市种植抗虫棉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田用药次数以及用药量的减少,致使棉田内有害生物种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棉盲蝽近几年逐渐发展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我市棉花苗蕾期至花铃期主要防治对象之一。2005年9月下旬调查,一般棉田百株成若虫30头左右,高的田块达200多头,造成后期蕾铃被害严重,铃害率最高达74%;2006年棉盲蝽在棉田内再次暴发,7月中旬调查,重发田块百株虫50头左右,蕾被害率高达90%以上,顶部嫩叶被害成碎布状,造成植株“疯长”,严重影响了蕾铃的形成,9月上旬调查,防治差的棉田百株混合虫量仍达30多头,铃害率近50%,造成棉花僵铃和影响棉花的产量与品质。科学防治棉盲蝽已成为我市棉花病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
1棉盲蝽重发原因分析
1.1棉田内用药次数及用药量均显著减少,从而对棉盲蝽的兼治作用逐渐变弱
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一直在棉田害虫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对棉铃虫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尤其在大发生情况下,坚持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控制措施,对棉铃虫主害代采取全程药控的手段。棉田一般从6月下旬就开始用药,特别在3代、4代棉铃虫发生期间,间隔3~5d就用药防治1遍,而且每块田用药,扫荡式治虫,防治药剂大多数以对棉盲蝽均有较高的兼杀效果的有机磷及其复配剂为主,棉盲蝽在棉田内几乎无处藏身。90年代末以来,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对鳞翅目害虫的抗虫性较为明显,棉铃虫的基数也大幅度下降,发生程度开始回落,棉田内化学农药施药次数和用药量明显减少。据我站每年的棉田农药用量调查统计,2003~2005年,棉田内有机磷农药平均用量18.5L/hm2,相当于1994~1997年平均用量的60.3%;复配剂平均用量为5.3L/hm2,相当于棉铃虫重发年份1994~1997年平均用量的54.5%,说明化学农药对棉盲蝽的控制作用有所减弱,也就给棉盲蝽在棉田内危害、增殖、转移留下了空间。
1.2棉田寄主作物种类增多且忽视其防治,是棉盲蝽得以逐年积累并在局部田块暴发的重要原因
随着高效农业的迅猛发展,不同栽培模式和间套种方式的推广,加重了棉盲蝽的发生程度,尤其棉花与蔬菜、瓜果间套作,更是加重了棉盲蝽的发生及为害程度。多样化的田外寄主都是棉盲蝽很好的栖息繁衍场所,这也就形成了棉盲蝽在整个世代发生期内均有较多的适宜寄主作物,而且分布较为分散。人们一直忽视这些作物上棉盲蝽的防治,往往靠近这些寄主作物棉田受害就相对重得多。2005年棉盲蝽发生期调查,与西瓜套作的棉田百株平均混合虫量32头,蕾害率24%,而相邻纯作棉田平均百株混合虫量6头,蕾害率3%。我市棉盲椿主要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1代、2代主要集中在棉田外寄主上繁殖,如杂草、茼蒿、胡萝卜留种田、蔬菜田、蚕豆等,这些虫源田分布较散,而且各地面积差异较大,往往不能被农户重视。等棉花栽到大田后,棉盲蝽开始转入棉田为害。2005年2代田外寄主虫量超15万头/hm2,茼蒿田绿盲蝽132万头/hm2,中黑盲蝽13万头/hm2;药芹田绿盲蝽50.3万头/hm2,中黑盲蝽19万头/hm2;甜菜田绿盲蝽53.3万头/hm2,中黑盲蝽50.3万头/hm2;胡萝卜田绿盲蝽30.1万头/hm2,中黑盲蝽1.72万头/hm2。由于农户不重视这些作物上棉盲蝽的防治,导致后期盲蝽在棉田内重发,9月中下旬全市调查150块棉田,百株虫0~176头,平均21.1头,铃害率0~74%,平均20.3%,为历史罕见。2006年我站4月下旬至5月初在大中镇基点组调查1代盲蝽,蚕豆田绿盲蝽有虫5 836.5头/hm2。宫黑盲蝽501头/hm2,嫩头被害率平均30.5%;麦田绿盲蝽平均66 735头/hm2,中黑盲蝽3 334.5头/hm2;田边杂草绿盲蝽平均2 593.5头/hm2,中黑盲蝽平均834头/hm2;蔬菜田绿盲蝽虫量平均667.5头/hm2,中黑盲蝽平均2 373头/hm2,1代发生量为2000年以来的第1位,而这么高的虫量都将全部到棉田为害。6月11~13日在大中镇红花村调查2代棉田外寄主虫量,胡萝卜田绿盲蝽虫量10.8万头/hm2,茼蒿田虫量平均104.4万头/hm2;马铃薯绿盲蝽虫量平均72.96万头/hm2,中黑盲蝽平均4.8万头/hm2。加权平均田外寄主绿盲蝽虫量62.63万头/hm2;中黑盲蝽虫量1.59万头/hm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