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贸易理论文献回顾跟述评
( ) 2002 ( 1 )
新贸易理论文献回顾和述评*
t
( 南京经济学院, 江苏 南京 2 10003)
: 20 70 、80 ,
。,
, 。
: ; ;
: F740 :A : 1671- 9301( 2002) 01- 0065- 07
从历史上来看, 贸易理论历经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等四个阶段。20
世纪70 年代,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 对那些与/ HO 定理0相悖现象的理论研究开始受到更大的重
视, 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H . Grubel and P . Lloyd, 1975) 。但产业内贸易理论并没有概括大部分国
际贸易新现象。
70 年代后期, 随着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的改进和发展,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将产业组织理论和
市场结构理论嫁接到新古典贸易理论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这些理论观点最早出现在克鲁格曼( P.
Krugman , 1979, 1980, 1981) 、迪克西特和诺曼( A. Dixit and V. Norman , 1980) 、兰开斯特( K. Lancast er,
1980) 、赫尔普曼( E. Helpman, 1981) 和埃西尔( W. Ethier, 1982) 等经济学家的论著中。后来还有布兰德和
斯潘塞( Brander and Spencer, 1985) , 伊顿和格鲁斯曼( Eaton and Grossman, 1986) 等经济学家不断加入此
行列。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克鲁格曼。由此形 了/ 新贸易理论0( New- Trade Theo2
ry) 。克鲁格曼等人的研究又一次使贸易问题 为世人瞩目的热点, 新贸易理论也 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
¹
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
、
新贸易理论的提出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为:
第一,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 以及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后几十年来, 对国际政治经济
º
起影响作用或主导作用的国家一直由美国独家承担 , 但自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 由于日本、西欧各国
: 2002- 10- 04
* 本文为江苏省/ 十五0 哲社规划课题/ 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江苏省对外贸易政策研究0( E3- 082) 分期 果之一。
作者李群, 南京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产业组织与国际贸易。电话: ( 025) 3495784; E- mail :Liqun@yahoo. com
¹ 美] E. 赫尔普曼, P . 克鲁格曼:5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6 , 中译本, 上海三联书店, 1993 年版,/ 译者的话0第6 页。
º最多再加上一个原苏联。但原苏联国际经济地位上的低下足以削弱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作用。
) 65 )
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 使美国的国际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动摇。反观发展中国家, 由于各国
经济政策选择上的差异及政治、军事等原因, 其经济发展也是快慢不一。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
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逆转, 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贸易不等价交换, 形 了富的国家越
富、穷的国家越穷的所谓/ 马太效应0 。美国霸主地位的相对衰落, 以及各国经济政策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 使得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效果也始终达不到人们对一个
顺利运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体制的最佳期望值。这就要求须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对世界贸易现象作更为
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解释。
第二, 世界各国产业间、产业内贸易与投资的增加。战后, 由于各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世界各国
产业间相互贸易与投资增加。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规模经济收益递增以及经济一体化又导致产业内贸
易与投资的大幅上升。各国间产业的更替、转移及发展, 既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