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望舒诗歌意象浅述
戴望舒诗歌意象浅述
摘要:戴望舒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一位杰出的代现代派诗人。本文从戴望舒诗歌的意象选择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谈谈本人对戴望舒诗歌的理解。
关键词:戴望舒诗歌 意象 美学
一、前言
戴望舒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一位杰出的代现代派诗人。他的创作在一开始就倾向象征诗,但却不是对西方象征诗派的照搬照抄。他是将欧洲象征派的诗歌艺术和中国的传统诗歌技巧,以及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体新诗的表现方法熔为一体,从而创造出带上了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的现代新诗。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在诗歌的创作艺术上远比以李金发为代表象征派诗人更为成熟。其不同主要表现在二者对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上的不同。本文就戴望舒诗歌的意象选择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谈谈本人对戴望舒诗歌的理解。
二、戴望舒诗歌意象的选择
意象,早在中国古代文论著作《文心雕龙》就有解释。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创作主体在头脑中把客观物象与自己内心的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艺术形象,这一形象往往因带有创作主体的情感因素而带产生了特殊的意义。
1、时代背景对诗歌意象选择的影响
戴望舒出生在二十世纪初期,那个时代的人们处在水深火热,外有帝国主义列强,内有残余的封建势力和混乱割据。五四新文化运动,让戴望舒以及和他一样的同龄人产生了远大的理想,但在那阴晦的时代氛围中,理想是那样的渺茫,难以寻觅。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部分青年开始退出革命潮流中心而走入迷惘者行列。
大革命的失败在精神上给知识分子以强烈的震撼,某种久被崇仰的神圣事物被突然发现了破损,迷惘和感慨包围了诗人的生活,精神上出现暂时的空白,生命一时找不到惯有的平衡,失去了依托,这就使作者的诗歌中出现了许多梦的意象。如《生涯》人间伴我惟孤苦,/白昼给我是寂寥,/只有那甜甜的梦儿,/慰我在深宵:/我希望长睡沉沉,/长在那梦里温存。
2、诗人个性对诗歌意象选择的影响
温柔水乡,造就了诗人柔弱的个性气质。在戴望舒的诗歌中,作者偏于选择表现柔弱的心理水作为意象来组景。在戴望舒的诗歌中,有16首是以水为意象的,这还不包括以水为中心的意象群诗歌。
尽管谁表现了作者柔弱的一面,但这种柔弱绝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妥协。如《流水》,全诗以流水为中心意象,表达了我对流水的肯定和钦佩之情。实际上是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对集体的意志和无往不胜的力量的肯定。
三、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及表达的感情
意象是情思一个载体,是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意象的主要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所以,意象是作者为表达思想感情创造的。
1、泪与感伤
戴望舒许多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哀怨, 诗人的伤感情调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和苦难的人生遭际,不是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哀愁。泪的意象就是一个标志,这个意象在戴望舒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如《静夜》:像侵晓蔷薇底蓓蕾\含着晶耀的香露\你盈盈地低泣\低着头\你在我心头开了烦忧路\你哭泣唤唤地不停\我心头反复地不宁\这烦忧是从何处生\使你坠泪又使我伤心\停了泪儿啊\请莫悲伤\且把那原因细讲\在这幽夜沉寂又微凉\人静了\正是好时光。诗人在诗中表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也是那一代年青人忧郁性格的再现。
诗歌以悲愁为美学艺术特征,并不是诗人天赋个性的表现。它是是中国传统伦理规范和艺术自律运动所铸就的一种文化性格,是一种积淀甚深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反射。梁启超说,千年中国文学,都带悲观消极气象;鲁迅先生在对中国新诗评价是也说,其格调是悲凉之雾,遍于华林,这就从深处反映了中国诗以悲愁为美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
在戴望舒的诗歌中,直接有泪或泣哭字眼出现的诗歌就有15首,其中大部分是悲伤之泪,尤以《闻曼陀铃》为代表。在这首诗中,曼陀铃是作者要寻找的对象,但每一次的寻找都以失望告终,伤感的情绪逐步的深化。在其他的诗歌中 泪也连接着忧愁、悲叹、孤苦。你哭泣使我心头不宁,你的低泣在我心头开了烦忧路。人生的痛苦和忧伤是不可避免的。诗人于是有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发问:这烦忧是从何处生,使你坠泪,又使我伤心?
停了泪儿啊,请莫悲伤,且把那原因细讲,诗人在追问生活的忧伤和痛苦时,摒除了消极心态,而是去寻找探寻苦难和烦恼的根源。进而作者转向对社会,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这种面对现实的积极而清醒的态度,促使诗人在沉寂又微凉的幽夜, 决心抛开一切烦恼和忧伤,等待明天、等待未来。
在戴望舒的诗歌中,泪是五四后的新派知识分子,不甘幻灭,不甘沉沦,在那个阴晦的时代又难以寻觅理想的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