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水平型钢轧机设计》-毕业论文.doc

《550水平型钢轧机设计》-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绪论 1.1 小型型钢连轧生产概述 1.1.1 发展现状 从16世纪人类开始轧钢发展到今天,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在1530年或1532年,依尼雪在拿伯格(Nnrmberg)发明了第一个用于轧钢或轧铁的轧机,紧接着,1782年,英国的约翰彼尼(John· payne)在有俩个刻成不同形状的孔型的轧辊的轧机中加工锻造棒材。1759年,英国的托马斯 伯勒克里(Thomas· Blockley)取得了孔型轧制的另外一个专利,在历史上标志着型钢生产正式开始。 大约1825年,新的生产工艺又出现了。两个南斯达福得施耶(South · Staffshire)的操作工想出了棒材成品前为椭圆断面,然后借助导卫进入最后一道孔型并轧制成圆的轧制工艺。直至发展到今天,仍在有效使用的椭圆—圆孔型工艺。 1853年,R—罗登(R·Roden)发明了三辊轧机,随后的1857年,约翰—弗里茨(John·Frits)将三辊轧机用于棒材或线材的轧制。一两年以后,一个比利时的轧钢工实现了不等轧件完全离开轧辊是时,即在轧制过程中将它的头部就送入下一个道次进行轧制的操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的轧机被称作比利时轧机或活套轧机。 1869年,瓦施本和米尔(Washburn and Mean)设备制造公司制造出一台新型的轧机,即现在被称作纵向直线布置的连续式线材或棒材轧机。它取消了轧件在各道次之间翻钢90°避免了道次间形成活套。从此,平立交替的连轧机出现了。 比利时轧机的使用持续了多年,尽管期间经历了一系列改进,但还是未能完全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由于机械制造和电气控制技术的进步,无扭转连续式轧机发展起来,比较典型的是1945~1950年投产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勒克加文纳厂(Betlehem’s Lackwanna Plant)棒材轧机。从50年代起,无扭转轧机的全连续式的小型轧机逐渐增多,代表当时先进水平的是由美国共和国(Republic’s)在1958年4月投产的棒材轧机。到20世纪70年代,虽出现了一部分带围盘的横列式套轧小型轧机,但全连续式的布置形式仍是小型轧机的主流。 80年代以后,随着连铸技术的成熟,机械制造及电气控水平的迅猛发展,小型轧机进一步演变为现代的全线无扭转直线连续式小型轧机。 型钢生产将朝着化学成分更加纯净、生产日趋连续化、轧制速度不断提高、轧机强度和刚度不断提高、广泛采用连铸坯、连铸坯热装热送和直接轧制技术和短流程技术、采用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和形变热处理技术、开发新品种和经济断面型钢、生产趋向专业化、发展低合金和合金钢型、采用轧钢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采用自动检测技术等这几个方面迅猛发展。 1.1.2 工艺和设备特点 小型型钢连轧技术较横列式轧机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尤其在其工艺和设备上特点明显: 以连铸坯为原料;设备和布置比以前大大简化;一座步进式加热炉与一套轧机相配;轧线主轧机平/立交替布置;主线无扭转轧制,一般均是粗轧6架,中轧6架,精轧6架;采用新轧机,粗轧机多为悬臂式或短应力式,中轧机则大部分采用高刚度的短应力线式轧机;轧线上设置两台切头飞剪,才用这种设备,可大大减少精整面积和操作人员;各架轧机单独运动;采用微张力或无张力扎制;高效率的单面步进式冷床;不再需要在线探伤和检查设备;在线矫直、在线飞剪、定尺剪切均已成功运用;并且使用了高速无扭转线材精轧机和斯泰尔摩控制冷却工艺。 此外,小型型钢生产大多数采用了连轧工艺,它能保证各道轧制速度随轧件延伸系数按比例增加,实现了粗轧时低速咬入和精轧时的高速轧制;温降很小,保证了所要求的轧制速度,因为连轧时避免了往复轧制和横移,节省了时间;有利于轧制轻薄细型钢材,细小规格的产品和产品质量的改善;有利于连铸坯一火成材,降低成本和节省能源,减少了咬入事故和其他设备事故,提高了作业率,降低了轧制负荷,节约电耗、辊耗、减少设备事故,提高了轧件重量,同时解放了劳动力。连轧利用推力自动进钢,连轧件在连轧过程中受到轧辊的推送力,有利于自动进钢,且可省去大量辅助工序和设备:如移钢、升降翻钢及往返移动等工序设备,为高效率生产提供条件,而且改善了咬入;有利于延伸和正常的轧制 ,在连轧过程中,前一架轧机对后一架轧机的轧制产生推力,实现强迫咬入;连轧工艺更容易实现生产自动化,因为它是连续化生产过程,坯料、温度等工艺条件比较稳定。同时实现低温控制轧制,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通过控制变形组织状态收到变形热处理的效果,提高了钢材的力学性能。 下面介绍小型型钢棒材的生产工艺流程: 热送连铸坯→电子称重及入炉辊道→步进梁式加热炉→预留除鳞及无头焊接→ 粗轧机组→切头飞剪→中轧机组→控冷水箱→切头、切废飞剪→精轧机组→圆钢→倍尺飞剪→裙板辊道→冷床→成层及输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