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早期道教流播河陇地区特征初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道教流播河陇地区特征初析

早期道教流播河陇地区特征初析    [摘要]东汉末年天师道传入河陇地区,从秦陇氐、羌族定居的范围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沿途吸纳当地本土民众,影响遍布河陇。天师道在该地区流播时吸取当地民族文化,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并融入当地素有的巫鬼道、方仙道传统,使之成为道教思想内涵的一部分。    [关键词]河陇地区;道教;天师道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2-0030-02       建安二十年(215),汉中张鲁政权为曹操所灭,大批信奉天师道(亦称五斗米道)的汉中民众随曹军北迁至陇右、略阳,天师道教随即进入河陇地区。之后便沿着氐、羌族定居的范围一路向西,在这片拥有原始道教思想的沃土上广泛流播。魏晋时期,天师道在当地氐、羌族的流传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并吸收了河陇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对后世道教丹道思想、斋醮科仪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道教思想与当地西王母信仰、阴阳五行方术紧密结合    西王母信仰在河陇地区由来已久,至魏晋时期,西王母信仰仍然流行于河陇,《晋书?列传第五十六》载东晋永和元年(345),张骏以子张重华为五宫中郎将、凉州刺史,受酒泉太守马岌上言,在酒泉南山建西王母祠。《晋书?沮渠蒙逊载记》亦称:“沮渠蒙逊至盐池,祀西王母寺。”    近年发掘的十六国五凉时代酒泉丁家闸五号墓壁画有西王母、东王公等神仙形象,敦煌莫高窟北魏249窟、西魏285窟壁画也绘有东王公与西王母分别驾龙凤车出行、前方有方士开路、后有神兽随行的场面。    民间信仰中,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而疫神的对立转化,便是医药之神,所以,方仙道思想认为西王母掌管“不死之药”,能干涉人之生死。“不死之药”一说出现较早,《穆天子传》、《淮南子?览冥训》都有记载。    这种西王母与长生的联系成为道教长生久视理念之滥觞,又把西王母与“阴阳五行”学说联系起来,即西王母属阴神,配位西方,西方属金,故名金母。西王母被仙化为早期道教信奉的神仙,天地所有女仙皆归之管理。《老子》将西王母列为第四神仙,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地位崇高。    《敦煌汉简》中收录了一枚道教符?木简,其正面上书:“仙师敕令三?都星镇定空?安●”,反面书“金木水”三字。根据陈?先生《敦煌木简符?试释》一文考证,这枚木简为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之物。观其形制、书写范式与通行的道教符?几乎完全相同,只不过材质有所差异而已。    此符?简反面仅存“金木水”三字,似后应有“火土”二字,这正是阴阳相生相克之“五行观”在道教方术中的体现。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形成,当道教诞生时与道教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存在于道教符?、斋醮科仪当中。天师道符?与阴阳五行观念的结合,说明了道教创始初期,仍然遗留着民间巫鬼道术中常用的五行相生相克之“厌胜术”,且深刻融入道教思想体系,成为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教谶言成为民族起义的号召力量    天师道教本由巴氐传入河陇,魏晋南北朝时期,河陇氐、羌等少数民族力量膨胀,道教信仰流播更加广泛。相应地氐、羌文化也融入道教思想,体现在斋醮科仪当中。    收于《道藏》的北周道经《无上秘要》是一部道教类书,引录大量经典来说明各种道教斋醮科仪的节次、做法。其中卷50《次卫灵神咒》载“出官仪”,就有召少数民族老君汇集法坛,以共行济度之法:       甲子诸官将吏、考召君、东九夷胡老君、南八蛮越老君、西六戎氐老君、北五狄羌老君、中央三秦伧老君、五岳四渎丘沼君。    唐末杜光庭编《太上正一阅?仪》“出诸部将军兵马仪”中亦有关于此类名号的记载。20世纪90年代,陕西耀县出土一块《北魏荔非周欢道教造像碑》,供养人题名多为荔非氏家族成员,研究显示此碑为魏晋羌族大姓荔非氏家族所造。足见当时信道民众中夷胡、蛮越、戎氐、狄羌、秦伧之类名称的少数民族极多,对撰写道教经书者产生巨大影响,在道教科仪中将请“四夷”神将吏兵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天师道教在河陇地区少数民族中广泛流播,致使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时期,河陇民族起义纷纷借助道教信仰,以应“天数”。以老君降世化名“李弘”,宣扬新王朝即将建立,进行鼓动宣传。    《魏书?列传第三十九?封敕文传》记载:       仇池城民李洪,自称应王,天授玉玺,擅作符书,诳惑百姓。       《晋书?帝纪第八?海西公纪》中亦记载了东晋太和五年(370)九月广汉李弘与益州李金根的起义。汉魏时期,氐人聚居地域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东南、陕西省西南、四川省西北交界处,包括渭水、汉水、嘉陵江、岷江、涪江诸水源头,在氐族聚居区设有武都郡、陇西郡、阴平郡等,并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