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封氏墓群出土莲花尊浅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封氏墓群出土莲花尊浅述

河北省封氏墓群出土莲花尊浅述   青瓷莲花尊以其器形硕大、造型精美、纹饰复杂堪称南北朝瓷器中的精品。目前见诸于报纸、期刊等资料的青瓷莲花尊共有18件,其中以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4件莲花尊最为集中,而且器形硕大、纹饰繁缛精美,堪称南北朝瓷器的精华之作。这一批器物为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收集所得,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复查,调查发现莲花尊出土于封子绘墓和祖氏墓之中,每墓出土两件。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封氏墓出土莲花尊介绍   莲花尊(图1),故宫博物院藏(见刘北汜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宝录》2,上海文艺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年出版),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高67厘米(刘毅在《青瓷莲花尊研究》一文中描述该尊高70厘米,冯先铭的《略谈北方青瓷》一文描述“全器约高70公分”,故该尊高67厘米比较确切)。盖丢失,圆唇,侈口,长束颈,圆肩,卵形腹,高足胫,大圈足。颈部以弦纹为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均匀贴塑4个飞天,身体轻盈飘逸,间以云纹;中部均匀贴塑6个宝相花;中部和下部以三道紧密的凸弦纹相隔,下部贴塑四组兽面及两组蟠龙纹饰,排列紧密。肩部有复式双系耳六个,均匀排列。腹部共饰凸雕莲花五层,第三层位于器腹中部,莲瓣最大,莲尖凸出最长;上两层为贴塑双瓣覆莲,莲瓣饱满,瓣尖堆积深绿色翠釉,第二层莲瓣之间贴塑菩提叶,正好垂在第三层莲瓣上;下腹为第四、五层莲瓣,均为仰莲,瓣尖略微向外凸起,造型不如上腹莲瓣生动。足径处施两层覆莲,莲尖处竖直凸起,瓣尖积厚釉呈墨绿色。两个莲瓣之间有隐约的直线,可能为刻塑莲瓣之前划分格线的痕迹。   莲花尊整体釉色呈青绿色,间有青中泛黄处,施釉均匀,胎釉结合牢固。在纹饰的凹处,特别是器腹中间覆莲的莲尖上卷的凹处积釉较厚,呈青绿或墨绿色玻璃质,晶莹明亮,有细小冰裂纹。   莲花尊(图2),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见中国博物馆丛书第5卷《中国历史博物馆》第219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口径19.4厘米,通高63.6厘米。莲瓣形盖,圆唇,侈口,长束颈,圆肩,椭圆形长腹,高而直的圈足,底部外撇。口沿下依次施加2道、1道、3道凸弦纹,将颈部分为四个部分,以第四部分空间最大,贴塑团龙纹,第三部分贴塑6个宝相花,在2道凸弦纹两边有对称之横向桥形耳。颈腹结合处有六个复式双系。腹部及足部造型、纹饰与图1莲花尊相同,通体施青灰色釉,积釉处泛绿,晶莹有光泽。   莲花尊(图3),故宫博物院藏(见《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卷》第8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口径15.5厘米,足径17.8厘米,高55.8厘米。盖已失,原口沿部破损,后修复。圆唇,侈口,长束颈,圆肩,椭圆形长腹,高而直的圈足,底部外撇。颈部中间收束,以三道紧密的凸弦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均匀贴塑4个飞天,间以云纹,下部贴塑4个团龙图案,排列紧密。肩部有复式双系耳六个。腹部共饰凸雕莲花瓣四层,第三层位于器腹中部,莲瓣最大,莲尖凸出最长,莲瓣之间夹饰小莲瓣;上两层为贴塑双瓣覆莲,莲瓣饱满,第二层莲瓣之间贴塑菩提叶,正好垂在第三层莲瓣上;下腹为第四层莲瓣,贴塑仰莲,瓣尖略微向外凸起。靠近腹中间有一道凹弦纹,上下腹之间似为粘结而成。足胫处施两层覆莲,莲尖处竖直凸起,两个莲瓣之间有直线相隔。莲花尊整体施青釉,釉色泛黄灰,有很强的玻璃质感,匀净光润,浅灰色胎体,胎质坚致,青釉部分脱落。   莲花尊(图4),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见《中国出土瓷器全集3—河北卷》第10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口径15.1厘米,足径18厘米,通高54.4厘米。这件莲花尊与图3莲花尊的器形、纹饰相同,大小相近。尊盖保存完整,拱形盖,用贴塑和刻花、透雕工艺将盖面装饰成莲花状。莲花尊整体呈青色泛黄,釉色明亮,晶莹剔透。   二、莲花尊的基本特征及工艺技法   莲花尊一般体形硕大,目前所知,除南京灵山大墓出土的2件莲花尊(图5,见南京博物院:《江苏六朝青瓷》,文物出版社,1980年出版)高达85厘米外,其次就属封氏墓群出土的4件莲花尊为大。另外北方区域的山东淄博和庄出土的1件莲花尊较大,纹饰精美(图6,见淄博市博物馆、淄川区文化局:《淄博和庄北朝墓葬出土青釉莲花瓷尊》,《文物》1984年第12期64-66页)。封氏墓群出土的4件莲花尊装饰技艺极其精湛,使用了刻划、雕塑、模印堆贴等技法,纹饰精美。通体采用浅浮雕装饰技法,依次贴塑飞天,宝相花、团龙、覆莲和菩提叶;腹部剔刻一层莲瓣,莲瓣尖翘起,与下部双层莲瓣纹形成仰覆关系,上下呼应,足胫处同样剔刻两层莲瓣。从器形上看,完整的莲花尊由器盖和器身组成,器身多为敞口、束颈,肩部多有六系,椭圆球形腹,胫部为高而直的圈足,底部外撇。   从制作工艺上考察,通过仔细观察可见器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