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与利润大化行为.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产过程与利润大化行为

* * * * * * * * * 生產過程與 利潤最大化行為 5 * 5.1 生產函數 經濟學所謂的生產,泛指結合各種生產要素,透過一定的製造過程,轉換成為特定商品或勞務。 傳統的生產方式(技術),傾向於勞力密集式技術(labor-intensive technology),例如農夫使用鋤頭、水牛進行農作物的栽種,使用鐮刀和打穀機收割稻殼。 現代農夫改用資本密集式生產技術(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y),使用耕耘機犛田和插秧,利用收割機採收稻殼。 採用資本密集生產方式,大幅提升每位農夫耕種面積與單位面積生產量,生產力自然提高。 * 經濟學常用的生產函數,首推Cobb-Douglas生產函數,以勞動(L)和資本(K)兩種生產要素為例,表為 其中Q代表產量,α和β為兩個參數,代表兩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其值愈大,重要性愈高。 固定替代彈性(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生產函數,表為 式中α和 也是兩個常數。 * 令α= 0.4和β= 0.5,長期生產函數表為 短期資本固定在4單位,短期生產函數為 圖5.1,呈凹函數形狀,很多短期生產函數具備此特徵。 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 ,MP) ,指固定生產要素投入量保持不變 (短期),每增加雇用一單位變動生 產要素,造成產出的增加量,表為 式中Δ代表間斷改變量。 Q L 圖5.1 短期生產函數 0 1 2 MP= * 其他生產要素投入量維持不變,工人雇用量超過一定數量後,勞動邊際產量一定出現下降現象,這就是著名的「報酬遞減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亦稱「邊際產量遞減律」。 報酬遞減律不排除邊際產量遞增的可能性,唯這種可能性祇發生在最初雇用的工人身上, 隱藏性失業(disguised unemployment),指農業部門最後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為零或十分接近零,其表面上屬就業者,但對農業總產量幾無任何貢獻。 * 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和李嘉圖等經濟學者,皆對人類未來的命運持悲觀看法,故經濟學曾被稱為憂鬱的科學(a gloomy science)。 報酬遞減現象祇出現在短期。 長期時機器設備的數量可以增加或減少,廠商生產規模(production scale)得以擴大或縮小,不再討論報酬遞減律,而將焦點放在規模報酬 (returns to scale) 或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 * 生產過程區分為三個階段(stages) 第一階段對應勞動雇用量從零至L1, 此區間平均產量呈遞增現象,於L2時 達到極大;由於APL仍處於上升階 段,增加勞動雇用量對廠商整體而 言有利,故應持續增聘勞工。 第二階段對應L2至L3,此區間邊際產 量不斷下降,於L3時等於零;第二階 段從事生產對廠商最有利。 第三階段,邊際產量成為負值,即 MPL為負,出現冗員,裁汰冗員 對廠商有利。 圖5.2 總生產、邊際與平均產量函數 勞動數量 a b c 0 L1 (a) 生產函數 總產量 L2 L3 0 a’ b’ c’ APL 勞動數量 邊際與平均產量 (b) 邊際與平均產量函數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L1 L2 L3 MPL * 5.2 利潤與經濟成本 利潤的定義為總收入(TR)減去總成本(TC),即 Profit = TR-TC 總收入又等於產品價格(P)乘以產品銷售數量(Q),即 TR = P × Q 總成本的定義,細分為會計成本(accounting cost)和經濟成本(economic cost)兩類。 會計成本(accounting cost)亦稱外顯成本(explicit cost 或 out-of-pocket cost)。 隱含成本(implicit cost),由於廠商沒有實際支付這些成本,不可以顯示在會計帳上,故名。 * 會計成本和隱含成本加總,成為經濟成本,反映經營一家企業的全部機會成本。 經濟學所謂的生產成本或總成本,皆指經濟成本,它包括外顯成本和隱含成本兩類。 利用總收入減去經濟成本,等於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 大於零時,又稱超額利潤(excess profit); 小於零時,稱為經濟虧損(economic loss)。 如果經濟利潤等於零,總收入剛好夠支付所有生產要素的機會成本,特稱廠商獲得正常利潤(normal profit)。 * 5.3 短期成本 短期時廠商同時雇用變動與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