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070》-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儿落泪,闻鸟而惊心呢? 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用拟人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别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赏析 运用拟人对偶修辞,将花鸟人格化,移情于物,抒发了诗人感时伤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赏析 安史叛乱使百姓民不聊生,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对偶修辞,将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紧密结合起来,写出了因战乱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跟踪练习 1、诗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诗中,作者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达感时伤世感情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诗中写出远望所见,写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令人感到满目凄然触目惊心的句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刻画一个忧国思家,爱国者形象的句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战乱之中,家书难得,对远方家人惦念的句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情哀深处,万物同悲,诗中用这两句借花鸟来创此意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唐朝中央的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 杜甫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 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动乱、中下层人的苦难、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等,都交织熔铸在他的名篇巨作中。后人评杜诗为“诗史”,称杜甫为“诗圣”。 世人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 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 为何称之为杜少陵? 因为杜甫曾经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这个地方。 为何称之为杜工部? 因杜甫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 长安时期 流亡时期 漂泊西南时期 思考:据你判断,《春望》写于这四个时期中的哪一个时期? 流亡时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 破: 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 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 指京城长安。 被攻破,沦陷。 城春: 草木深: 写春望所见之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满目凄然。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两句诗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感时: 花溅泪: ?鸟惊心: 感叹时事。 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 战争。 连三月: 家书: 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或说指整个春季。 家中亲人的消息。 抵: 值。 翘首望 低头思 感情: 伤感国破 思念亲人 过渡 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这样一环扣一环,章法非常严密。 “国破” “城春” 两种景 “感时” “恨别” 两种情 “烽火” 承接 “感时” “家书” “恨别” 承接 } 情景交融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不胜簪: 插不住簪子。这里指诗人的白发愈搔愈少。 浑: 几乎、简直。 簪: 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短: 少 尾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运用夸张修辞和白描手法,借助于艺术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感时” “恨别” 统一 收结全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