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元素与血红蛋白的作用及其结构研究》-毕业论文.doc

《过渡元素与血红蛋白的作用及其结构研究》-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8 目 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综 述 前言………………………………………………………………1 第一节 蛋白质同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1 1.1. 过渡元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3 1.2. 稀土离子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3 1.3. 贵金属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4 1.4. 重金属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5 1.5. 其它情况………………………………………………5 第二节 稳定常数测定………………………………………………6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研究 ………………………………………7 3.1 红外光谱……………………………………………8 3.2 核磁共振……………………………………………10 3.3 拉曼光谱…………………………………………11 3.4 X-ray衍射…………………………………………11 3.5 电子晶体学…………………………………………12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 过渡金属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实验部分…………………………………………………19 1.1 仪器、试剂及实验条件……………………………19 1.2 实验方法……………………………………………19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21 2.1 温度的影响…………………………………………21 2.2 反应时间的影响…………………………………21 2.3 平衡常数测定………………………………………22 2.4 红外光谱结构测定…………………………………24 参考文献……………………………………………………………………28 第三章 贵金属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实验部分…………………………………………………30 1.1 仪器、试剂及实验条件……………………………30 1.2 实验方法……………………………………………30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31 2.1 电子能谱研究………………………………………31 2.2 红外光谱解析………………………………………33 2.2.1. 血红蛋白的红外谱解析……………………33 2.2.2. 络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36 第三节 结论………………………………………………………38 参考文献……………………………………………………………………39 第四章 贵金属同过渡元素与血红蛋白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第一节 实验部分…………………………………………………41 1.1 仪器、试剂及实验条件…………………………41 1.2 实验方法……………………………………………41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42 2.1 血红蛋白的红外谱解析……………………………42 2.2 AuCu-Hb络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42 2.3 PtNi-Hb络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44 2.4 IrCo-Hb络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46 第三节 结论………………………………………………………49 参考文献……………………………………………………………………50 附 录 已发或待发文章 致 谢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牛血红蛋白(Hb)与多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平衡常数及所生成络合物的结构。 用ICP-AES测定,根据Langmuir方程:ni/(ns-ni)=KC,作图计算了Cu2+与Hb结合的平衡常数(K)及Zn2+、Ni2+存在下对Cu2+与Hb结合平衡的影响,并用FTIR光谱对Hb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Zn2+对K的影响较大,使K值从3.461×103 l/mol变为2.198×103 l/mol,Ni2+的作用不很明显,Ni2+存在时的K值为3.208×103 l/mol,且Zn2+的结合使Hb的构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另外,采用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单核贵金属血红蛋白络合物中配位原子键合能的变化,并运用去卷积曲线拟合FTIR技术对固态Hb及其贵金属络合物红外酰胺I带(1700-1600 cm-1)中二级结构的各个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对酰胺II带(1600-1500 cm-1)中二级结构的各个成分进行了初步指认。结果表明,Hb中的α-helix(1646.31cm-1)含量为71.0%,不含β-sheet结构,其它组分含量为29.0%,其中主要是转角结构(1691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