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及合理用药.doc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及合理用药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慢性功能性肠病,患病率10%?15%。 IBS是以腹部疼痛和排便习惯异常为特点的一组症候群,但 无器质性病变。罗马III标准为目前IBS的主要诊断标准,它
对起病时间、发作频率和分型进行了具体界定IBS
对起病时间、发作频率和分型进行了具体界定
IBS的病
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治疗以控制症状并改善IBS患 者生活质量为目标。IBS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干预,治疗腹 泻的有哌替啶类似物和止泻剂,治疗便秘的有导泻剂和肠道 促动力药,治疗腹痛的有解痉剂和5-HT3受体拮抗剂。其他 治疗措施还包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心理治疗、中 药治疗及针灸等。我们近来的一项关于医师对IBS认知度的 调查提示,能正确知晓和理解IBS诊断标准和用药的社区医 师3天/月,排便后疼痛和不适可改善,发作时伴有排便次数 和(或)大便性状改变。因此,医师在询问患者病史时应注意 起病时间、发作频率及腹痛与排便的关系,这些特点是否符 合罗马III标准。
IBS分型罗马III标准依据症状将IBS分为4个亚型,包 括腹泻型(IBS-C)、便秘型(IBS-D)、混合型(IBS-M)和不定 型(IBS-U)。在未用止泻剂或轻泻药的情况下,IBS-C为>25% 的排便为硬粪或干球粪,且松散(糊状)粪或水样粪〈25%的排 便;IBS-D为彡25%的排便为松散(糊状)粪或水样粪,且硬粪 或干球粪<25%的排便;IBS-M为彡25%的排便为硬粪或干球粪 且排便为松散(糊状)粪或水样粪〈25%; IBS-U为粪便性状异 常不符合上述IBS-C、D或M中的任一标准。所以,医师必须 详细了解患者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才能对IBS患者进行正 确分型,为IBS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报警征象诊断IBS时还应结合报警征象,选择必要的辅 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这一点在诊断IBS时也很重要。报 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腹部包块、体重减轻、发热、结直 肠癌家庭史、初次发病年龄<50岁、新近出现症状的患者或 症状逐步加重、近期症状与以往发作形式有不同。倘若怀疑 存在以上报警征象,在系统体格检查和一般实验室检查(血 常规、粪常规和血液生化学检查)基础上,应进行结肠镜检 查。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需要鉴别的器质性 疾病来选择进行其他相关检查。需要与IBS鉴别诊断的疾病 主要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乳糖不耐受、小肠细菌过 度生长及寄生虫感染等。对于无报警征象,且未经过特殊检 查,应对此类IBS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依据症状变化情况,排 除存在隐匿性器质性疾病的可能,避免漏诊。
治疗和合理用药
IBS患者的发病诱因、表现症状和严重程度可能因人而 异。治疗IBS时应注意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消除患者“恐癌” 顾虑;应根据主要症状类型,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应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注意治疗措施的个体 化和综合运用。
饮食和生活方式在考虑药物治疗前,应建议IBS患者调 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营养不良、饮水不足、 膳食纤维摄入缺乏或过量,以及排便时间局促都与IBS发病 相关,尤其是IBS-C更为多见。因此,增加饮水、增加膳食纤 维和经常运动可能使IBS-C患者受益。IBS-D患者则可能因 暴饮暴食、饮用咖啡过量、大量饮酒、高脂饮食、高糖饮食 进食或不耐受食物(因不同个体而异)而诱发。一般而言,患 者如果症状为轻或中度,可尝试逐个剔除有潜在诱发IBS的 饮食。此外,添加含益生菌的食品(如酸奶)也可有效改善腹 胀、腹痛及排便困难症状。因此,轻症IBS患者就诊于基层 医疗机构,接受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不失为有效、经济的首选治疗方法。
心理和精神类药物治疗各种形式的心理治疗(如认知 行为治疗、心理疏导、催眠疗法、生物反馈和放松疗法)在 IBS中的确切疗效尚有争议,仅伴有严重抑郁症或焦虑症时
被推荐。精神类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氟 西汀、帕罗西汀)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地昔帕明), 可提高IBS症状的缓解率,但因不良反应明显而需慎重且门 诊密切随访。使用抗抑郁治疗标准剂量以下的三环类抗抑郁
药,可调节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降低内脏对疼痛的敏感性。 药物治疗倘若在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后,IBS的症
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或消除,此时对于此类中重度患者采取 药物治疗,使排便习惯恢复正常或减少腹部疼痛。由于IBS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药物选择主要依据症状,而非针对病 因治疗。IBS常用治疗药物名称和用法见表1。
便秘为主要症状的IBS药物治疗①导泻剂:刺激性和高 渗性导泻剂,如大黄、番泻叶等,长期使用会使肠道自主运动 功能减弱,加重便秘,故IBS患者不宜使用。容积形成药含有 天然纤维素提取物,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