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家庭毒品预防教育
浅述家庭毒品预防教育
摘要:毒品对和谐家庭建设有重大不利影响。分析毒品对家庭的诱因和家庭的变迁,找出应对措施,实现搞好家庭毒品预防教育,远离毒品危害的目标。??
关键词:家庭;毒品预防教育;诱因;对策
?お?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1]。家庭毒品预防教育是利用家庭作为教育载体,整合家庭内外教育资源,使家庭成员获得明确的毒品预防知识,实现远离毒品,远离毒品危害的目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搞好家庭毒品预防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2000年《中国的禁毒》白皮书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国际毒潮不断侵袭中国,过境贩毒引发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死灰复燃,吸毒人数持续上升,毒品案件不断增多,危害日益严重,禁毒形势严峻”。因此,搞好家庭毒品预防教育也是消解社会问题的需要。??
一、毒品对家庭的诱因
??
传统习俗和历史遗留问题对家庭毒品预防教育有着较大的不利影响。家庭转型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扬弃和新型价值观的建构等方面。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形成新时代的价值观。但在扬弃过程中,有些家庭偏离社会正道,要么见利忘义,以身试法,追求非法毒品利益;要么是历史反复,顽疾再现、死灰复燃。历史对现代家庭的影响主要有习俗传统和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的毒品泛滥两个方面,前者如阿拉伯世界自古有吸食鸦片的习惯,并有“真主禁酒不禁毒”的说法,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许多穆斯林民族家庭对待毒品的态度;拉美民族自古有嚼食古柯叶的传统,使禁种古柯成了难题;我国部分地区“缺医少药,以毒代药” 的传统导致家庭私种、私藏毒品现象屡禁不绝[2]。??
不恰当的社会心理也是困惑家庭毒品预防教育的难题。有少数人把贩毒作为致富捷径,“贩毒上前(钱)线,云南广州转,回来几十万,杀头也情愿”,甚至有这样的谬论:“辛苦一阵子,享福一辈子”、“杀了一个人,造福后代人”[3]。这是贩毒者疯狂行为和病态心理的形象写照。如宁夏同心县在上世纪末的十几年中因大量家庭涉足毒品,一度被称为“痛心县”。尽管村里的禁毒、戒毒、打击贩毒警示语到处都是,比计划生育的口号还多,但是没有满意效果。政府和社会的价值指引与地方百姓的认知严重脱节。有资料显示:该县西沟村1597人中,因贩毒被判处1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40多人,1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70人,被枪毙的9人,总共有119人;因为毒品家破人亡,占整个西沟村370多户人家的1/3。参与毒品犯罪的人受到法律的惩处,村子只有老人、小孩和妇女,被人称为“寡妇村”。这些家庭不在正道上谋求发展,以身试法,不但使家庭破败,而且给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有些家庭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一旦接触涉毒亚文化群体,家庭成员甚或整个家庭就有跟从的危险。这是很普遍的从众行为,有经济因素,也有不良嗜好的影响。另有个别家庭铤而走险,靠毒品聚敛非法钱财,这就诱惑了部分渴望“暴富”的家庭,不计后果的效仿并参与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于是形成了畸形的从众行为。不管是从众行为、还是习俗传统和历史的影响,参与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终归逃不脱毒品的危害和法律的制裁。由于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决定这些类型的家庭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更多的需要外力推动,需要社区、监狱、劳教等组织的系统而艰苦持久的督导治理。当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从根本上唤起家庭良知,是家庭和外界力量加强合作并且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如果说那些因从众和传统习俗影响而涉入毒品的行为对家庭毒品预防教育具有显性特征,那么如下两类毒品危害对家庭毒品预防教育则具有潜在的隐蔽性。一类是:斯德歌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诞生时胎盘吸收的、以鸦片为主成分的止痛剂剂量越高,婴儿日后成为瘾君子的机会也就越高。这被称为刻印效应--在初生时高度敏感阶段产生的、对成年行为有所影响的特有心理记忆。这一结论可以解释为何某些人在同伴影响下使用毒品时会较容易陷入对毒品的依赖状态。这也提醒我们在婴儿出生时对母亲使用麻醉剂的做法要慎重考虑。另一类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商贩在食品中添加大烟壳及其秸秆熬制的辅料,吸引顾客,增加盈利。长时间食用这些含有鸦片的食物,也容易使食用者产生依赖。毒品潜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毒品预防教育中家庭的变迁及对策
??
社会转型带来的后果就是制度、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在现代工业社会,家庭只是社会许多制度之一。但在传统的中国,从广阔的观点看,家庭实在就是一个社会”[4]。人们不忍失去乡土社会中的温暖,差序格局中的血缘和地缘的自然保障,可是渐行渐新的社会还是把传统疏远了,家庭核心化趋势推动了团体格局的产生。以亲属关系或社团组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