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苯二酚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设计)..doc
进展评述
对苯二酚合成方法的研宄进展
刘迎新李新学魏雄辉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北京100871)
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苯二酚合成方法的研究进 展,特别对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这一洁净合成方法及其所用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关键词对苯二酚合成苯酚羟裉化
Research Progress in Synthetic Method of Hydroquinone
Liu Ying x in, Li Xinxue, Wei Xionghui*
(D epar tment o f Applied Chemistr y,Colleg e of Chemistr y a nd M o lecular
Engineer ing , Peking U niv ersity,Beijing 100871, China )
Abstract Hydr oquino ne is an im po rta nt chemical mat eria I and inter mediate in industr ial chemistry.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synthetic methods of hy dr o quinone are rev iew ed. T he focus is on the appro ach fr om hydr ox ylatio n o f phenol with hy dr og en per ox ide as the ox idant, including the catalysts used and t heir pr opert ies.
Key words Hy dr oquino ne, Sy nt hesis, Phenol, Hy dr ox ylation
对苯二酚是橡胶、医药、染料、农药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助剂和屮间体,主要川于制摄 影胶片的黑白显影剂、生产蔥醌染料和偶氮染料、合成气脱硫工艺的催化剂、制造橡胶和塑料的 防老剂、单体阻聚剂、食品及涂料清漆的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石汕抗凝剂等。此外,对苯二酚还 可延伸加工为其它精细化工产品,如对羟基苯甲醚、1, 4?二鉍基隐色体、醌茜等。近年來,对苯 二酚的应用颂域还在逐渐拓宽。
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较多,到目前为止己有10余种,其中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苯胺氧化 法、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双酚A法等;中试规模的有电化学法,其余 方法均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将对对苯二酚主要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1苯胺氣化法
苯胺氧化法111是对苯二酚最早的生产方法,至今己有70多年的历史。本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两 步反应,即苯胺在硫酸介质屮经二氧化锰(或重铬酸钠)氧化成对苯醌,再在水屮用铁粉将对苯醌还
刘迎新女,31岁,博上后,主要?从事催化剂研宄。*联系人, : xhw ei@ pku.
2004-02-18 收稿,2004-06-16 接受
0 1994-201 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870 ? http hxtborg
原成对苯二酚,经浓缩、脱色、结晶、干燥得对苯二酚成品。以苯胺计,对苯二酚的总收率约85%。 此法具有工艺成熟、反应容易控制、收率及产品纯度高等优点。但原料消耗高,在生产过程
中产生大量的硫酸锰、硫铵废液和铁泥,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反应料液中含有的稀硫酸的腐蚀, 设备费用高;此外,锰资源冋收利用率低。国外基本上已淘汰此法。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生产对苯二酚,其生产方法普遍采川苯胺氧化法。目前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仍沿川该法。
2二异丙苯过氧化法
为克服苯胺氧化法制取对苯二酚生产工艺存在的诸多缺点,上世纪60年代开发了对二异丙 苯过氧化法。该法首先在酸性催化剂(磷酸硅藻土或AICk )存在下,由苯与丙烯进行Fr iedel - 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二异丙苯,分离fli对位异构体、间位异构体使其转位为对位异构体,把分 出的对二异丙苯进行过氧化反应生成二异丙基过氧化物,然后再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存在下 裂化为对苯二酚与丙酮,产物经中和、萃取、离心分离、提纯、真空干燥后得成品。以对二异丙 苯计,对苯二酚收率为80%左右。
该法与苯胺法相比具有总成本低(比苯胺法约低30% ) >污染小等优点。但由于该方法副 产物多,且成分复杂,使得产物分离较困难。
苯酚与丙酮用浓盐酸、H2 SO、或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反应生成双酚A,再在碱性催化剂作用 下,定量裂化成苯酚和异丙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