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沙河省级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现状及受威胁程度分析.docVIP

贵州大沙河省级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现状及受威胁程度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大沙河省级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现状及受威胁程度分析

贵州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现状及受威胁程度分析-工程论文 贵州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现状及受威胁程度分析 李乔明① LI Qiao-ming;冯成进② FENG Cheng-jin;张耀尹① ZHANG Yao-yin (①贵州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道真 563500;②贵州省道真县林业局,道真 563500)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绘制出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踏查路线及分布图,得出了初步的资源量,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对道真润楠保护及繁育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野外调查;道真润楠;资源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37-02 基金项目:农业攻关项目:贵州野生道真润楠资源保护与培育技术研究(黔科合NY字[2010]3061号)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李乔明(1982-),男,贵州道真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育种与栽培研究。 0 引言 樟科(Lauraceae)润楠属(Machilus)植物全世界约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是其分布多样性的中心,有68种,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和南部地区[1]。樟科润楠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其树干通直、纹理美观、坚韧不朽和奇香不衰的优良特质使它成为建筑、家具、雕刻等木质艺术品的优良材料[2]。该属植物为常绿阔叶树种,树形优美,具备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诸多生态功能,常被用于庭院观赏及园林绿化。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用途广泛,使得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目前几乎没有天然林的存在,我国的82种润楠属植物已有71中处于濒危状态[3]。道真润楠(Machilus dauzhenensis)属樟科润楠属植物,常绿种,为贵州特有种,产于贵州道真、赤水,海拔900~1000m一带[4]。是优良的用材和观赏树种。其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材质优良,是制造家具和建筑方面的优良材料,又是良好的纸浆用材。道真润楠四季常绿,树形优美,新梢红色,花繁叶茂,是道真县及其附近周边县市的特有种。是生态环境林和城市景观林及低山绿化的乡土阔叶树种。道真润楠分布区域狭窄,资源量很少,特别是种子坚硬且含有蜡质,发芽率低,当前急需收集和保护,并对优良的种质进行人工繁殖和造林绿化。 道真润楠仅分布在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县市,是西南地区特有种,多分布于海拔900-1100m的林缘、田边地角,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道真润楠的自然种群分布等相关研究。笔者通过野外踏查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绘制了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踏查路线及分布图,得出了初步的资源量,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1 研究区域概况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地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9°00′′02″-29°13′′17″,东经107°21′35″-107°47′37″之间,总面积26990公顷,是以保护银杉Gathaya argyrophylla、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 pousargues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61.79%,林木绿化率72.92%。 保护区为我国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平均气温12.1℃,平均降水量1200mm,相对湿度8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云寡照,雨雾日多;区内平均海拔1200m,最高海拔1939.9m,最低海拔560m;土壤以黄壤、石灰土、黄棕壤为主,土层深厚。 2 调查研究方法及内容 2.1 资源调查方法 资源调查采用线路和样地调查相结合。 2.2 居群更新调查 胸径?叟5cm进行每木调查,用哈尔滨光学仪器厂测树钢围尺(205型)测胸径(小数倍数2位)、树高用、冠幅用;高度?叟50cm但胸径<5cm的植株按幼树进行调查统计数量;高度<50cm植株按幼苗调查统计数量。 2.3 威胁因素及强度调查 实地调查居群的干扰类型包括对生境及目的物种的干扰,分为采集、放牧、狩猎、开矿、开荒和其它干扰等。强度分强、中、弱、无。即,强:指生境及目的物种受到严重干扰,植被基本消失,野生植物难以进行生存繁衍;中:指生境及目的物种受到干扰,植被部分消失,但干扰消失后,植被仍可恢复,野生植物生存繁衍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仍然可以进行栖息繁衍;弱:生境及目的物种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