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琴俱亡》导案
《人琴俱亡》导学案
《人琴俱亡》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疏通意,明确言实词、虚词在中的意思。
2 、感受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
自学预习
一、生字正音
猷( ) 笃( ) 了( ) 舆( ) 奔( ) 调( ) 掷( ) 恸( )
二、掌握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俱:都。 既:已经。 笃:(病)重。 掷:扔。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因:于是,就。 索:要。 而:表承接,不译。 恸:痛哭,极度悲哀。 琴:弹琴。 绝:气息终止。 卒:死。
三、译句子:
1、何以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便索舆奔丧,都不哭。
译:就要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不哭。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于是痛哭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四、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汉末至南朝宋初的社会政治、军事、思想、化、社会风尚、人精神风貌与才情,对中国学、审美习尚、思想化尤其是对士人精神产生过极为深远影响的一部古典名著。
该书共36门,1130则,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及其门下人学士集体纂集而成。以人物为中心,分类叙事,前21科属褒赏一类,后1科属贬斥类,全书有明显的崇儒色彩,但也有大量称羡清谈名士、阐扬老庄玄学的内容。
五、相关资料
“高流水”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8226;汤问》。成语“高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研讨学习
一、在第一段中为什么子猷久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亡了呢?
1、因为他们兄弟情深,即使在病重中也是互通消息的,久(此字重读)不闻消息,当然能判断出他已经先走了。
2、子猷不闻消息,是因为他也病重他的左右怕其悲伤而向他隐瞒了子敬病亡的消息。
二、子猷听见自己的兄弟死了,他居然“不悲”、“不哭”,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怎么还说他们兄弟情深呢?
1、因为子猷自己也病重了,他想去见自己的兄弟最后一面,怕悲伤过度,所以他强忍悲痛。
2、神情的“悲”和“哭”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悲伤,子猷内心悲痛至极,反而在表面上什么都不能表现出。 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却有情。”
三、子猷是用什么方式悼念他的弟弟的呢?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弹琴,
王子猷他是一个个性独特、行为处世都与众不同的人。
四、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
(人亡)了不悲 都不哭 (琴亡)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五、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没哭, 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
1: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
2: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制。
六、为什么要强自抑制?这须从《世说新语》说起
《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8226;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
举例: 《伤逝#8226; 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 雅量#8226;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