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苏教版文包诗教学.docVIP

浅述苏教版文包诗教学.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苏教版文包诗教学

浅述苏教版文包诗教学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这类课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有时也选人一些“词”或古文名句)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这类课文,有的是全诗照引,诗文共融;有的是凸现名句,写出场景,文章中包含诗句,故名“文包诗”。在这类课文中,文章(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融古今之美于一体的佳作。   相对于一般的古诗教学,由于“文包诗”课文中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配合插图进行形象的再现,对古诗中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诗句,也相机作出贴切自然的通俗解说。因此,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也显得更为轻松。很多时候,学生通过自读也能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对诗人的情感也能做出相对准确的把握。   我们的教学难道就仅仅停留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莫怨晓霜颜色浅,只是寒露未着深――学法指导,引领提升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已经没有任何的难度,如果一味地讲解内容,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针对学段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如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   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1:我从“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和“形影不离”读出他们的感情非常深。   (课件在“一起、一起、形影不离”下面加点,同时在“形影不离”的右下角出示:感情深)   生2:从“很少”我读出苏轼和他的弟弟很少见面,非常思念他的弟弟。   (课件在“很少”下面加点,同时在“很少”的右下角出示:见面少)   生3:我从“七个年头”看出他们分开已经很久了。   (课件在“七个年头”下面加点,同时在右下角出示:离别久)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把关键的词语圈出来,将自己的感受在旁边注一注,学着老师这样试一试。   师: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现在却很少见面,现在分开又有七年了,怎能不思念啊!能把这股思念之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1: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2: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师:在这月圆之夜,苏轼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出苏轼和他的弟弟感情非常深,苏轼现在也非常孤独。   生2:我觉得苏轼非常思念他的弟弟,因为他们的感情曾经那么好,现在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师:是啊,月固人不圆,曾经的手足情深,如今怎能不思念呢?一起读。   生齐读: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通过教师示范、总结,学生实践,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掌握了读文批注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深刻对话,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   当然学法指导还有很多,如理解词语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段特点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经过“寒露”的深入,“晓霜”必定闪现奇异的光彩!      二、流云写意梅枝老。雷后青峰色更浓――拓读解诗。独辟蹊径      中华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幽远的艺术境界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品味。然而如此深远的诗歌意境如果用我们现代的白话文加以描绘,就会丢失其原有的味道。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美好意境呢?撇开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另辟蹊径,运用“拓读”的方法。   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读课文,思考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拓读一:感同身受,体会孤独   生1: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出示该句)   (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谈感受并指导感情朗读。)   师:读着读着,我想到了白居易的一句诗,它非常形象地刻画了“独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