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一步!-儒林中心小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往前一步!-儒林中心小学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错,再往前一步! ——立足纠错的有效序列交流 常州市金坛区儒林中心小学 毛月华 最近在微信圈看到一个段子,名字叫《那些年,老师说过的经典台词——》:先别急着下课,我再耽误大家两分钟(过了5个两分钟还没结束);体育老师有事,这节课我来上(体育老师一直是学校里最忙的老师);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为啥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最差的一届呢?);这道题我讲过多少遍了,上次就是写在这个位置的,就是这里(敲着黑板的某个位置)……我不禁哑然失笑,自己真的中招了,前两天还真的敲着黑板说了上面的一段话。我相信最后的一句话在期末复习的时候也肯定是大家都喜欢说的,一笑过后,我陷入沉思,为什么一讲再讲的题目,学生还是会一错再错呢?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一、出错,源于学生的已有经验。 有这样一个案例,四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再学完这部分内容后,老师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在作业反馈中,老师发现有部分同学的答案是:360°,于是老师就这道题展开了纠错的交流。 师:先请这位同学来说说,360°是怎样得到的? 生:因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大三角形是由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它的内角和就是180°×2=360°。(他的想法得到了一些同学的支持) 师:还有同学的答案是180°,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生: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还是三角形,所以它的内角和还是180°。 师:(呈现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大三角形),是呀,在前面我们通过测量、计算和拼折,发现无论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呀? 生:180°。 师:(问出错的同学)现在你们知道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了吗? 生:180° ……几天后的练习: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许多同学都填上了90°,这时老师不免又要敲着黑板说上面的一段话了。 反思上面老师对错题的解决过程,看似已经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出错的孩子也再次经历了推算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也记住了“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但在面对变式练习: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时依旧出错。归根结底,老师没有找到学生错误的症结所在,不是不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是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呢?” 学生在面对新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一张白纸,他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层面的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层面,内化加工处理后帮助解决新知识。但有时候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进行迁移再加工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或者说孩子在脑海中搜索选择这些经验的时候选择错误了,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出现结果的偏差,偏偏这些结果是学生通过选择——再加工得到的,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一错再错的原因。只有寻根溯源,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彻底根治。 溯源,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 在课堂上,我们倡导“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利于直面学生的探究过程,也更利于收集学生的错误资源,在正确和错误的对比呈现中,正确的思路得以较好的展现,而对于错误资源的使用,老师往往是: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错在哪了?大部分同学找茬还是很在行的,这时往往是课堂最热烈的时候,但有多少人去关注出错孩子的心理呢?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想收集孩子探究后的作品时,许多孩子是摁着自己的作业不让呈现在大屏幕上的,因为大家都不想成为被正确答案对比的那一个。但对比呈现是肯定需要的,我们不妨也尊重一下出错的同学,让他们来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六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找规律的题目:,1,,,( ),( )。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得到了这样的答案:1,。我请这样做的同学中一个成绩比较好的作代表来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位学生说:我发现,1,这一组中1左右两边的数正好互为倒数,所以后面一组中的后面也是这样的规律,结果是1,。他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同学的想法,这样的推理看似也没有什么漏洞而言,但老师在这样真实的想法背后却能捕捉到学生的错误所在:调用了倒数知识解决问题。 同样在解决X+20%X=180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图1),看似荒诞的错误,可也一定是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得来的答案,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在前面学习计算利息的时候,如15000×3.5%×2时,我教过学生简算的方法,把它看成150×3.5×2来计算,在进行百分数除法计算时,他也调用了这个知识经验,看似毫无道理的解题过程背后却隐藏着学生能根据数据特点进行灵活计算的决心,如果不去深究学 (图1) 生出错的原因,我们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