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第七稿-聊城经济和信息化.DOC

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第七稿-聊城经济和信息化.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第七稿-聊城经济和信息化

PAGE 1 - 聊城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拉动内需、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和创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根据《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聊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体系基本完整。我市是全省重要的纺织工业生产基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棉纺织、色织、印染、毛纺织、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机装备等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全市现有纺纱能力630万锭,气流纺23万头,各类织机3万台,印染生产线16条,拥有年产梭织服装3000万件,毛毯500万条,地毯560万平方米,呢绒400万米,无梭织机4000台的生产能力。 (二)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2家,从业职工7.66万人,资产总额335.88亿元。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84.41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省的6.5%;实现利税77.65亿元、增长1.9%,其中利润49.82亿元、增长6.46%。全市共生产纱146.7万吨,增长0.44%;布13.73亿米,增长13.75%;纱、布产量均居全省第2位。三和纺织、冠星纺织等5家企业名列2015/2016年度中国棉纺织竞争力百强企业,锦泰棉业被评为棉纺织行业成长型优良企业。三和纺织进入全国纺织行业前十强,位列全国色织布行业第二名;蜡印布生产规模居全球首位,产品全部销往非洲,市场占有率高达30%。 (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止目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8件,山东名牌产品8个;“三和”牌蜡染布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聊城华润是世界唯一能够规模化量产170S-300S特细支烧毛高档纱的企业,其中300S单纱、股线和烧毛松式、实心筒纱等产品,面向欧美高端市场及国内品牌企业。日发纺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喷水织机、毛巾织机四大系列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纺联推荐替代进口织机的重点产品。金号织业线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0%以上,成为淘宝网“聚划算”平台毛巾类产品的主运营商。阳谷县以“淘宝村”模式快速做大汽车内饰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坐垫生产基地。 (四)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我市纺织服装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一系列技改工程,装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整体技术装备达到全省同行业中等偏上水平,部分企业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和纺织新上10万纱锭紧密赛络纺项目,比传统环锭纺节约用工60%左右。金号织业引进德国提斯、香港立信等国际先进染整设备,极大缩短了染色时间,水、汽消耗和用工大幅下降。锦泰棉业引进德国特吕茨勒、瑞士立达等高端纺纱装备,实现了清梳到筒纱的生产自动化,万锭用工只需18人。华兴纺织引进德国特吕茨勒、德国青泽及瑞士立达的世界一流设备,可提高质量30%、产量40%,节电30%,减少用工50%以上。阳谷顺达引进国际上最新型的日本村田涡流纺纱机,纺纱效率比传统环锭纺纱提高30倍以上,用工仅为十分之一。亨博尔服饰在引进德国、美国、日本先进设备和自动裁剪、自动吊挂等自动化工艺基础上,拟引入青岛红领大数据解决方案,两化融合将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五)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目前,我市拥有省级以上纺织基地3个。临清市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纺织基地”、“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蜡染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发展到4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3家,纱锭370余万枚,各类织机1.5万台,年产各类纱线58万吨、布7.1亿米、服装3000万件。聊城华润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精品纱生产基地”。以冠星为龙头的冠县纺织行业,纺织--染整--服饰产业链基本形成。以金号为核心的茌平县家纺工业园,家纺企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阳谷手织、机织汽车坐垫分别占国内车饰品市场份额的近半壁江山,并且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集群基础已经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品初粗加工比例较高,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多数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附加值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有定价权的产品较少。最终产品比例不高,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深加工产品占比较低。印染业发展滞后,与织造能力不相匹配,成为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专业化商贸市场引领产品的开发生产有待加强。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的规模、档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中国驰名商标、山东著名商标、山东名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