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

浅述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   ?作者简介:王玮(1987―),女,河北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研究生,主要方向: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      ?   ? 摘要:词汇空缺(lexical gap)原本是语义学领域的一个专用术语,之后被引进翻译学领域,指译语缺乏恰当的词来翻译源语中现有的词项。本文通过理论和实例探讨产生词汇空缺的各种原因,并给出在英译互译过程中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有效的翻译策略:音译、加注、意译。   ?关键词:词汇空缺;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一 引言   ?词汇空缺( lexical gap ) 就是指在一种语言的某一词汇场内,某一结构位置上缺少一个词项,或者说,当一种语言的词汇结构表明某个概念可能或应该被词汇化(用词汇表达出来) 但却没有,这时就出现了词汇空缺。关于词汇空缺,有人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认知的角度来分析词汇空缺的翻译,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分析产生词汇空缺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   ?二 词汇空缺定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折射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由于人类的语言和文化有其共性,所以各语言之间都存在着相关的对等成分(equivalents);但又由于各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有人称这种情况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周玉忠, 1991)。   ?三 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它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演化而逐渐丰富起来的,英汉民族在发展过程的差异导致了语言上的差异,并突出表现在词汇层上。笔者认为不同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心理因素、宗教信仰等方面来分析造成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的差异与词汇空缺   ?人们生活在何种环境中,便会产生何种语言。在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某些特定词汇的出现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因此汉语中借助山来表达意义的词有很多。例如:“开门见山”,“东山再起”等,然而这里的山并不真正存在“mountain”的本义。而英国是一个岛国,英语习语中很多与海相关,例如:“be lost in the sea”(迷路) “take the sea (择业)”等。   ?(二)风俗习惯和心理因素的差异与词汇空缺   ?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心理因素的迥异,观察问题角度不同,对相同事物的感受往往也不同。 “文化积淀是人的心理或思维定势。由于知识、经验和习惯的积累,久而久之人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传统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往往成为个人和群体的价值观念。”(沐莘,1996.641-653)例如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事情,人们见面的招呼语“吃了吗?”在英语中绝对是空缺的,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心理定势。我们并不可以把它直译为“Have you eaten?”。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围绕着吃饭问题所营造的一系列词语表达法如“吃大锅饭”、“秀色可餐”、“吃闲饭”、“吃香”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述,只能根据它们的含义用英语民族所熟悉的方式表达为“getting equal share regardless of the work done”、“beautiful enough to feast one’s eyes”、“lead an idle life”、“be very popular”。(曹军,2000,(2):54-56.)以力求满足不同民族的潜意识与思维定势。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与词汇空缺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不同的宗教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的进步要靠人类的智慧,这显然离不开思维,而思维的成果要用语言表述,要靠语言交流。可以说,“思维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这种哲学机制支配表现法,使之形成定势而模式化。”( 刘宓庆,1996.34-44)欧美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一切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而在中国,人们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没“地位”的爬行动物,是邪恶的象征,在汉语中则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珍异、高贵的象征,语言中也就相应出现了“龙颜”,“望子成龙”等表达方式。   ?四 解决词汇空缺问题的有效翻译策略   ?前面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了产生词汇空缺现象的一些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