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0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高中语文10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中国的历史是一幅漫漫长卷,有过恢宏灿烂的华章,也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丧权辱国的痛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大业,正是从这深重苦难中拉开帷幕的。而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命运就与整个民族可歌可泣的奋斗史系于一体。不直面曾经动荡屈辱的过往,不正视“千年未有之变局”对这个古老民族的巨大冲击,不了解几代人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而上下求索、流血流汗的历程,我们就无法真正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就无法真正体悟“道路决定命运”的真理,就无法真正感知爱国情怀惊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历史中蕴含的国家盛衰兴败的深刻规律,埋藏的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是一笔永恒的财富,应当时时用以鉴今,用以资政,用以育人,决不能尘封于时间深处,决不能淡出我们的记忆。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忘却历史的民族没有魂。正所谓“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坚持进行历史教育,重温苦难与辉煌,并不是要耽搁在苦难中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更不是要沉湎于辉煌中夸耀陶醉、沾沾自喜,而是要在历史的昭示中,不断提醒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不断发掘和发扬民族精神,激励国人只争朝夕、跌宕前行的信心和勇气。当下,中国的崛起举世共睹,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如何在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世界中确立中国的位置,如何平稳顺利迈过转型期门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需要各个方面的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情感的浸润、信念的支撑。认真学习历史,深深铭记历史,会为我们增添很多正能量。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首过去,对一个民族顽强生长、一个国家沧桑巨变的脉络加以梳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所做出的选择,深切体会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从而发自内心“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苦难走向辉煌……沿着这条令人感慨万千的时空坐标轴认识近现代中国,我们就会明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在通往梦想的新征程上,我们也会更多一分责任担当。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其间的教益值得永远汲取。珍视一段段厚重的记忆,将之作为宝贵的压舱石,中华民族的巨轮才能长风破浪,直济沧海。 (摘自《北京日报》,略有删节)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品标题] 标题是观点。以标题为观点,立场鲜明。 [品开头]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义正词严。 [品结构] 文章开篇提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历史教育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我们民族的荣辱史,站在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阐述了铭记历史的重要意义,结构谨严。 [品语句] 第二段文字,用三个“不……,就……”强调了铭记历史的重要意义。 第三段引用鲁迅先生的“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强调了历史凝聚人心、重塑民魂的重要作用。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问题】 1.从文中看,我们民族的历史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具有怎样的作用? 2.如何理解“珍视一段段厚重的记忆,将之作为宝贵的压舱石,中华民族的巨轮才能长风破浪,直济沧海”这句话的含意? 参考答案:1.我们民族的兴衰史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能让我们知道古代的辉煌灿烂、近代的苦难屈辱,能凝聚民心,重塑民魂,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发展方向,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 2.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珍视民族历史、汲取历史教训在今天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只有铭记自己的历史,才能鉴往知来,实现民族的复兴和伟大的中国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短新闻两篇 【国学撷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文]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知义明理】 这是一副告诫年轻人要心怀远大抱负、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的名联。这副对联最早挂在东林书院的讲堂里,勉励当时的读书人,现在依然能勉励世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作品背景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报道香港回归祖国的新闻,写于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有关英国管治香港的历史,情况大致如下: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占了香港岛。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1860年英国又侵占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的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坚持香港必须回归祖国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