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的民族风俗及其传统民居特色.docVIP

基诺族的民族风俗及其传统民居特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诺族的民族风俗及其传统民居特色   [摘要]基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和民族风俗传统。通过分析基诺族民俗传统及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心理,提出基诺族传统民居具有取材自然、建造形式独特、装饰简朴等特色,并指出民居特色体现了基诺族人礼敬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情怀。   [关键词]基诺族;民族风俗;民居特色   文章编号:2095 - 4085(2018) 08 - 0019 - 02   基诺族在1979年6月被国务院确认为中国第56个单一民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基诺乡和勐旺乡。   1 基诺族族源传说   基诺族族源历史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学术界也尚无定论,就目前观点来看大致分为三种:发祥于基诺山的土著民族;先秦以前从北方向南迁来的氐羌族的一部分;基诺山远古土著人兼容古代氐羌人、汉人等演变而来。民间关于基诺族族源的传说有很多种,其中流传较广的是关于孔明后人的传说:蜀汉时诸葛亮帅军征讨西南的时候,由于山高粮少停下休整,有一部分人困顿乏累贪睡,没有跟上军队,被“丢落”在基诺山,成了“丢落族”,即基诺族。基诺族人和当地人大多认可这一传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奉诸葛亮,也有很多习俗也与诸葛亮有关。基诺族男子上衣后背大多带有一种特殊图案,绣有日月或鸟兽纹样的六寸方形图案,称为“孔明印”。基诺族民居为杉树皮或茅草屋顶,形如帽子,被称为“孔明帽”。   2 基诺族民族风俗   基诺族人们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独特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成为我国少数民族风俗多样性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2.1祭祀活动   在基诺族的祭祀活动中,太阳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祭祀圣物。太阳鼓一般长约18cm,直径约为45cm,鼓身用桂花木制成,两面蒙上水牛皮形成鼓面,既是神圣的祭器,也是传统乐器。太阳鼓图案也作为民族象征符号,频繁地出现在各种雕塑、图画和仪式活动中。太阳鼓之所以得到基诺族族群认可,源于各种族源神话所承载的族群记忆。在基诺族古老的创世纪传说中,太阳鼓在自然灾害时庇佑、保护了基诺族的祖先,使得基诺族人得以避免灾害、繁衍生息。因此,在基诺族人的心目中,太阳鼓是神灵的化身,也是村寨的象征,可以保佑整个寨子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每年都要杀猪、杀鸡、念咒语来祭祀大鼓感恩大鼓,也会在过年或重大活动中重重地敲响太阳鼓,祈求带来好运和收获。   2.2“特懋克”节   “特懋克”(基诺语称普火咯,意为过年)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特懋克”节曾一度面临消失困境,西双版纳州政府于1988年规定,每年二月六日至八日为基诺族的“特懋克”节(居住在基诺山的基诺族一般节日是这个期间,勐旺乡的基诺族节日会比这个日期略晚,具体日期每年不确定),并在基诺山乡政府广场中举行庆典活动,展现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情感。在节日里,人们都会穿上民族服饰,带上自家代代相传的银饰前来庆祝,长老们则和巫师一起祭祀太阳鼓和创世女神啊嫫腰白、跳大鼓舞。“特懋克”节充分反映了基诺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态特色。   3 基诺族民居特色   在基诺族人的记忆中,基诺族最原始的民居应该是茅草地棚。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形成“长房”,然后发展为“竹楼”。基诺族“长房”一般为20m长,lOm宽。   3.1建造材料   基诺族传统民居就地取材,保持自然本色。基诺族处于亚热带原始森林地区,林木资源丰富。在建造民居时,基诺族人一般就地取材,多用松树、杉树、竹子、石头、茅草等建造干栏式房屋。基诺族人们利用木材作为房屋构架,梁柱间不用钉子,而是以子母扣咬接;利用晒干的茅草、树皮作为屋顶材料,房顶与房架间用藤条系紧;利用竹篾作为维护构件。这些竹木、茅草等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带着大自然的气息和温润的质感,以这样的材料建造的民居反映了基诺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情怀,也给今天低成本建造、可持续生态发展以重要启示。   3.2建造形式   基诺族传统民居建造形式反映其所处地域环境特点。民居为长方形干栏式建筑,多为吊脚楼形式。底层架空Im高左右,既可以避免雨水侵蚀和蚊虫动物侵扰,又有利于通风散热。架空层可用来储藏燃料、劳动工具,或饲养禽畜。二层是主要的居住空间,有直跑楼梯从地面直通二层,由于架空层一般不高,故楼梯两侧不加扶手。二层也常在入口附近设阳台,供人们平时进行清洗、晾晒等活动。屋顶形式与传统歇山顶相似,向外挑出1.5m左右,可以遮蔽烈日。民居通常设火塘,为防止火灾以及卫生考虑,二层四周围合竹篾,不开窗,仅在两块木板间设lOcm缝隙,用作通风和采光。这些建造形式正是适应所处西南地区气候潮湿炎热、常年雨水丰富的结果。   基诺族传统民居建造形式反映其独特的宗教崇拜和文化心理。传说基诺族祖先认为,火不仅可以用来烹饪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