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形成机理与作用分析报告》.doc

论文《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形成机理与作用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形成机理与作用分析 施昌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101) 【内容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奠定了技术基础,关键人物、关键事情和关键制度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具有人数众多、裂变传播、“蝴蝶效应”和杀伤力巨大的特征,其形成具有深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背景,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促进了中国公募基金会动态开放式监管模式和职责分明问责机制的形成,改变了人们对网络围观的偏见,弘扬了中国慈善文化,培育了公民参与意识,重塑和提振了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公信力,改善了中国公募基金会面向公众的募捐环境。 【关键词】网络围观 公募基金会 形成机理 监管模式 问责机制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民社会广大公民提供了网络围观的平台。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不是鲁迅笔下的“看客行为”[①],而是公民社会广大公民监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理性行动。网络无国界,网民遍布全球。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已经成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公器”和“利器”之一,作为慈善公益领域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网络围观这一外生变量的价值和影响已日益显现。 一、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涵义、方式和特征 (一)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涵义 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是指广大公民通过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新兴的互联网工具和渠道,对公募基金会进行全面的围观,对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进而通过社会舆情推动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变革,从而实现公民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全过程管理的目的。 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是近年来才兴起的网络群体事件。2011年6月20日,郭美美在网上炫富,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俗称“郭美美事件”[②]。同年9月,又爆发了“大量资金用于放贷,公益项目4/5变豪宅”的“河南宋基会事件”[③]。这两起事件的爆发集中暴露了公募基金会的诸多顽疾,激发了网民全面围观公募基金会的局面。随着公民意识的逐渐觉醒,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将成为常态。 (二)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方式 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关键人物、关键事情和关键制度的重点围观。 1、针对公募基金会关键人物的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关键人物主要包括五类:第一类是公募基金会的微观管理层,如理事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二级投资机构经理等;第二类是公募基金会的内部监督层,如监事长、监事、独立监事等;第三类是公募基金会的外部监管层,如政府管理部门官员、司法系统监督官员等;第四类是公募基金会重点捐助人,其中可能有部分捐助人是不愿意公开信息的;第五类是公募基金会重点受助人。针对公募基金会关键人物的网络围观多采取“人肉搜索”的方式将网民感兴趣的个人信息予以公布。 2、针对公募基金会关键事情的网络围观。中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④]把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两类,公募基金会主要面向公众募捐,非公募基金会不得面向公众募捐。在目前形势下,涉及公募基金会的关键事情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公募基金会保值增值的经营类争议事情。如河南宋庆龄基金会采取的“宋基会放贷,企业捐款付息”运营模式就引起了广泛争议,中国现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对于基金投资的规定只有一句话——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正是这个模糊的规定为内部控制人留下了许多可以操作的空间;第二类是关于信息公开的底线争议事情,如捐助人不愿公开的信息能否公开?受助人的个人隐私权要不要保护?等;第三类是关于公募基金会的国际化争议事情,如在国内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情况下,要不要到非洲等贫困地区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等等。针对公募基金会关键事情的网络围观多以“网络新闻”的形式予以报道。 3、针对公募基金会关键制度的网络围观。中国公募基金会的关键制度包括经营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问责制度。针对公募基金会关键制度的网络围观多以“专家视角”的形式出现在网络报道中。 (三)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特征 1、参与者人数众多且有国际化的趋势。公募基金会是面向广大公众进行募捐的慈善公益组织,其资金来源不仅包括国内广大公民的无私奉献,而且包括国际友人的慷慨捐助,所以,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人数众多且具有国际化的趋势。网络围观公募基金会的网民往往是以百万计的,任何一个关于公募基金会的不良帖子,就有可能招致“一呼百应”的网络围观现象。如“郭美美事件”和“河南宋基会事件”不仅有数百万人次以上的点击率,而且有部分国际人士参与其中发表观点和看法。 2、充分展现了慈善文化的多元性和中国慈善文化的阶段性。全球网民参与对公募基金会的网络围观,充分展现了慈善文化的多元性。大多数的中国公民还是把慈善事业看作为一个特殊的道德行业,而不是把慈善事业作为一个具有道德标准的普通产业来看待,因此,中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