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方言语法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城方言语法初析

通城方言语法初析   摘 要: 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一个地方的方言能让我们挖掘出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化,同时方言也是地方文化保护的一种重要方面。通城方言晦涩难懂,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特征隐含着独特的地方文化。本文将从语法方面对通城方言做一个简单的探析,希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 语法 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369-02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幕阜山北麓。东南界江西修水县,西与西北毗邻湖南省岳阳县、临湘市,北与东北与本省崇阳县相邻。通城的位置决定了她的文化是三省融合的结果,不属于真正的湖北文化。其语言也不同于湖北大部分地区通行的西南官话,而是赣语和湘语的混合语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通城方言的分区至今不明确。上世纪30年代赵元任先生编著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将通城方言归为赣方言,并且将附近湖南的岳阳、临湘、平江方言都归于赣语。通城方言与赣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绝不属于赣语,临近的咸宁方言属于赣语,但通城人与咸宁人根本无法用方言沟通,咸宁话是赣语与西南官话的衍生物,而通城话是湘语赣语的衍生物。赣语与湘语的最大不同在于演化过程中浊音清化的不同,赣语的共同点是:古代的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为送气的清音,无论平仄;而湘语则相反,全部或大部分演变为对应部位的不送气清音。通城方言则在这两者之间选择,部分取于赣语,部分取于湘语。但取于湘语的更多。   通城话是数千年来由居住在通城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孕育而成的社会现象。由于通城地处湘语、赣语和北方话的结合部,加之又是历史上人口迁徙频繁的地域,使通城话的成分显得古老而又复杂,造成了讲通城话的人在与外地人的交往时产生了严重的障碍。正因为如此,通城话早已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并称之为“研究古代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但是由于当地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导致教育落后,至今没有出现语言大家。加之通城方言生僻复杂外地人很难听懂,所以该地方言还鲜有研究,与之相关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方言事实出发,对通城方言的语法作一个简要的描述和说明。   一、助词   1.倒/tau/21   “倒”经常粘附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读作/tau/21,近似普通话“倒”的音,在通城方言中助词“倒”有如下几种用法。   ⑴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边,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相当于普通话里的“着”,例如:   我拿倒(我拿着)   站倒(站着)   也端倒一盆水(他/她端着一盆水)   扑倒(趴着)   其中,如果仅由动词、形容词带“倒”或是动词、形容词带“倒”并仅带宾语的结构简单的句子末尾,还可以带助词“在/ts ai/51”,强调动作正在进行并持续着,例如:   我抱倒在(我正抱着……)   红倒面在(正红着脸)   端倒一盘菜在(正端着一盘菜)   大门开倒在(大门敞开着)   电视放倒在(电视一直开着)   (2)用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已经达到目的,相当于普通话的“着/zhao/”,例如:   一下子打倒忒/t ei/214(一下打着了)   嗨个东西找倒忒(那个东西找着了)   小偷捉倒忒(小偷抓着了)   2.则/tsie/42   “则”在通城方言中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充当助词,我们把它定位“则1”,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还有一种用法是充当词缀,我们把它定位“则2”,“则”充当词缀的用法在后文会提到,这里暂不作介绍。   “则1”充当助词主要附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如:   慢慢则哇(慢慢地说)   轻轻则脚(轻轻地走)   葡萄猩红则(葡萄长得红红的)   长得雪白则(长得很白净)   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和补语。   ⑴充当状语   也戚戚则把东西拿脚忒(他偷偷地把东西拿走了)   哇事轻轻则,妈妈在困觉(说话轻点,妈妈在睡觉)   钱快?舆?,要细细则用(要没钱了,要省着点花)   ⑵充当补语   屋忒擦得干干净净则(房间擦得干干净净)   马路修得笔直则(马路修得笔直)   打扮得牌牌子子则(打扮得漂漂亮亮)   二、副词   1.??/mao/51   普通话中否定动作或者状态已经发生,一般用副词没或没有来表示。在通城话中一律用“?印崩创?替。同时“没”和“没有”还可以是动词充当谓语,如“我没有钱”,“没意思”等,这种用法通城话中则用的是另一个词“?拥谩保ā?拥谩背涞笔荡剩?表否定的这种用法这里将不展开讨论)。所以在通城方言中,表否定的动词和表否定的副词是用两个不同词来表示的,避免了普通话中的“没”和“没有”词性容易混淆的状况。   “?印笔且桓龈贝剩?表示否定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完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