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香日德坼堠始建年代浅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兰香日德坼堠始建年代浅述

都兰香日德坼堠始建年代浅述   摘 要:坼堠又作斥候,也称烽火台,相当于近当代的碉堡、哨卡。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现存的两处坼堠始建于何时迄无定论。本文在实地考察并采信考古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香日德斥堠很可能始建于王莽当权的西汉末年的观点,认为它或许是《后汉书·西羌传》所言“边海亭燧相望焉”的“边海亭燧”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香日德斥堠;西海郡所辖5县;边海亭燧;羌中道   中图分类号:K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4-0136-03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 崔永红(1949-),男,甘肃古浪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主要从事青海地方史研究。   Discussion on Building Time of Che Hou in Xiangride, Doulan   CUI Yong-hong   Abstract: Che Hou is beacon tower in fact, just like a pillbox or ligature ,is eaqual of fort of modern time. The building time of the two Che Hou, still existing in Xiangride,Haixi 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 can not be confirmed. The paper proposed that the CHe Hou might be built at the end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hen Wangmang was in power on the base of field visit and suggestions of relevant experts. It might be the parts mentioned in 《History of Later Han Dynasty.Biography of Western Qiang》, it reads “Pavilion at the border lake and beacon-fire tower look at each other .”   Key words: Che Hou in Xiangride; Five counties Governed by Xihai Prefecture; Pavilion and Beacon-fire Tower at the Border Lake. Qiangzhong Road   一、都兰县香日德斥堠概况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现存两处坼堠,分别被当地人称为“南坼堠”、“北坼堠”。这两处坼堠都建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相距约5公里,一南一北,遥遥相望。据辞书解释,坼堠又写作斥候,侦察的意思。坼堠也称烽火台、烽墩,相当于近代的碉堡,当代的哨卡、瞭望台。2010年8月16日,笔者随都兰县组织的“吐谷浑与丝绸之路文化研讨会”与会人员,共同亲临南坼堠进行了实地考察。见坼堠建在一个七八十米高的小石山上,这里视野很开阔,北边距离香日德古城(镇中心加油站处)约300米,西边紧邻香日德河。坼堠由黄土夯筑而成,破坏比较严重,原先似大体呈方形,现在只存西墙和北墙,其余已坍塌,所存墙体多处有通透的蚀孔。墙体中部近一米高的一段是由土坯垒砌的。同行的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良先生,他提醒大家在附近寻找陶片,众人发现了一些汉代的细泥灰黑陶片和魏晋时期的夹砂陶片,还有诺木洪文化的陶片。李永良先生认为,这座坼堠从形制看,应是汉代的。特别是墙中土坯比较大,有切割痕迹,这正是汉代的特点,这种风格在河西走廊出现过。李先生从事甘肃河西地区汉、晋考古研究30余年,是资深考古学专家,他的观点令大家信服。他说,就连坼堠的名称也保留了汉代“坼堠台”的叫法。这处坼堠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迹,其时代应在战国至魏晋之间,南北朝时代吐谷浑使用过是可能的。在18日的研讨会上,李永良先生再次阐述了这个观点。他说,香日德汉代烽火台的结构为两层,犹如碉楼,上层是瞭望的,东、西、南、北有四个小窗口,可插“转射”,即既可从孔中瞭望、射击,也可以从里面堵住的设置;底下是住人的,可住三至五人。发现的陶片应是储水用的。顶部残存房椽上压木条的现象,在甘肃敦煌见过。南、北两个坼堠相距五公里,正符合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的汉制。   关于南坼堠,曾在都兰工作30多年的程起骏先生多次考察过,他在《古老神秘的都兰》一书中对这座坼堠是这样描述的:南坼堠台“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